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五里。始建于晋武帝时,初名遵善寺。隋开皇二年(582)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改名大兴善寺。 《酉阳杂俎续集》卷5:“靖善坊大兴善寺,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隋唐时为京师名刹。而今唐时建筑早已被毁,仅留有唐刻青石龙头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现存佛殿、禅堂、配房、钟鼓楼等,都是明清时的建筑物。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2.5千米处。始建于西晋泰始至太康年间,初名遵善寺。隋开皇二年(582年)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改名大兴善寺。隋、唐时为京师名刹。隋开皇时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传授密宗时住此。唐开元四年(716年)至八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这里翻译出密宗经典500多部,为当时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其后在一行和尚住持时,寺内僧众对天文、数学的研究曾作出重大贡献。唐代建筑早已毁损,仅遗留有唐刻青石龙头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现存佛殿、禅堂、配房、钟鼓楼等,都是明清时的建筑物。1956年全面修葺。1966年扩建为公园,面积6万平方米,殿堂屋宇维修一新,花树扶疏,景色幽雅。


猜你喜欢

  • 和博克萨哩

    即霍博克赛里。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清高宗实录》: 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八月,“察哈尔都统常青等奏: 土尔扈特投诚,其安插额林哈毕尔噶、和博克萨哩者,自商都达布逊诺尔等处,拨马三万、羊

  • 飞浮山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黄河中。《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旧志》:“俗传与河水为升降,故名。上有子夏石室。”

  • 华阳水

    ①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南。明《寰宇通志》卷36瑞州府:华阳水“在府城西南七十五里。源发新喻县界,入蜀江”。②在今陕西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华阳水“源出牛头山,南流入沔水。今县西南七十里有铁炉

  • 代王城

    俗称大王城。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二十里代王城镇。《方舆纪要》卷44蔚州:代王城,“项羽封赵歇为代王,歇迁赵,立陈余为代王,又汉高六年立兄喜为代王,此其故城”。

  • 革上汛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五十里革上乡。清有把总驻防。

  • 经棚设治局

    1913年析克什克腾旗置,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 (经棚镇)。次年升为经棚县。原属直隶省多伦直隶厅辖境,1914年1月划归热河特别区域,7月置局。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经棚镇

  • 皋兰堡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置,属兰州。在今甘肃永靖县东境。七年废。《清一统志·兰州府二》:皋兰堡 “在皋兰县南九十五里”。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筑,在今甘肃省永靖县东北,属湟州。七年废。明弘治十

  • 龙泥城

    在今四川会理县南十里。《元史·地理志》:“武安州,蛮称龙泥城。”十七年(1280)改为武安州。

  • 殑伽河

    指今印度之恒河。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卷4: “窣禄勤那国,周六千余里,东临殑伽河,北背大山。……阎牟那河东行八百余里,至殑伽河源,广三四里,东南流入海处广十余里,水色沧浪,波涛浩汗。”

  • 雾灵山

    ①又名伏凌山、 孟广��山。 在今河北兴隆县西北。海拔2116米。《水经·鲍丘水注》: 石门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寒深,阴崖积雪,凝水夏结,事同离骚峨峨之咏,故世人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