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清一统志·都匀府》:清平县有大塘哨。
集镇名。在江西省余干县城西北部。大塘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5100。宋代汪姓建村于门前湖(俗称大塘)边得名。村北鄱阳湖盛产鲜鱼。有粮油加工、水产、园艺等厂(场)。公路南接余瑞公路。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北大塘乡。《清一统志·都匀府》:清平县有大塘哨。
集镇名。在江西省余干县城西北部。大塘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5100。宋代汪姓建村于门前湖(俗称大塘)边得名。村北鄱阳湖盛产鲜鱼。有粮油加工、水产、园艺等厂(场)。公路南接余瑞公路。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明设红心驿于此。
辽会同元年 (938) 升幽州置,建号南京。治所在蓟北、幽都县 (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天津市海河以北,河北南拒马河、大清河以北,遵化、玉田、宁河以西,紫荆关以东,内长城以南地区。开泰元
西晋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东。《元和志》 卷22黄金县: “因黄金水而名。” 南朝宋、齐时废。北魏大统十二年 (546) 复置,属晋昌郡。隋大业十一年 (615) 移治巴岭镇 (在今洋县东北)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东北与美滨暗沙相距5.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本固暗沙。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明一统志》 卷89哈密卫: 畏吾儿河 “在哈密城东一百三十余里。沿河沙柳蓊郁”。《清一统志·哈密》: 西长流水 “在哈密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天山南麓,西南流入沙碛。按 《明统志》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建水县。清康熙七年 (1668) 废。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汉书·武帝纪》:武帝 “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东汉移治左邑 (今闻喜县)。北魏属正平郡。北周武帝移治柏
北宋置,属渤海县。即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大营城。亦名丁河口。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之昌源河。《方舆纪要》卷28歙县: 绵溪水 “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绩溪县佛沦岭,下流入新安江。亦有灌溉之利”。《清一统志·徽州府一》: 绵溪水 “东南流,径歙县东南五十里,达深渡,入新
北魏皇兴三年(469)置,属司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后徒治今朔州市东南。寻废。北魏皇兴初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大同、朔州、左云、山阴等市县地。皇兴三年(469年)徙治今朔州市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