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邑县

安邑县

①秦置,为河东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置南、北安邑县。

②东晋咸康三年(337)侨置,属南河东郡。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县境。南朝宋孝建二年(455)废。

③隋改南安邑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唐属河中府。北宋属解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15年移治今运城市,1918年复还旧治。1928年直属山西省。1955年又移治今运城市。1958年与解虞县及临猗、永济两县的部分地区合设运城县,1983年改设运城市。境内有盐池,历来为我国著名产盐区。


(1)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建武元年(25年),“前将军邓禹击更始定国公王匡于安邑,大破之”,即此。秦、汉、魏、晋皆为河东郡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为北安邑县。(2)古旧县名。隋改南安邑县置,治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先后为虞州、安邑郡治。《资治通鉴》:唐武德二年(619年),尉迟敬德、寻相“潜行精骑援王行木于蒲反,(李)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即此。至德二载(757年)改为虞邑县,大历四年(769年)复旧名。属河中府。五代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属解州,至清因之。1915年迁治今运城市,1916年复还旧治。1958年并入运城县。境内有盐池,历代为著名的产盐区。


猜你喜欢

  • 阳山县

    ①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前48)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 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寻改名阴山县。②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东青莲镇东南连江

  • 中镇水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之大渡河。《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左路由下马胜溪至古金寺,渡中镇河,有中镇巡检戍之。”《清一统志·嘉定府一》:阳江,“《旧志》:大渡河自黎大所穿野夷界至中镇入

  • 后部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29太湖县“白沙镇”条下:“又县北百二十里有后部巡司。”

  • 广运堡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六十里桂江东岸广运村。《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广运堡“即广运驿也。宏治中,以寇患筑城于此,为守御之备。正德三年,城始就”。即广运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东南。明弘治中筑城。

  • 定南县

    ①北周改安南县置,属南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隋大业初废。②明隆庆元年 (1567) 分龙南、安远、信丰三县地置,属赣州府。治所在莲塘镇 (今江西定南县西南老城镇)。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 错子山

    在今内蒙古河套北乌拉特中旗北境。《资治通鉴》: 唐会昌元年 (841) 二月,“回鹘十三部近牙帐者立乌希特勒为乌介可汗,南保错子山”。胡注引 《新志》: “䴙鹈泉北十里入碛, 至麚鹿山、

  • 温肃州

    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大石城 (今新疆乌什县)。贞元三年 (787) 废。又作温府州。唐羁縻州,贞观年间置,治大石城(今乌什县)。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什罕河中游地区。贞元年间废。

  • 施鹤道

    1921年由荆南道的恩施、宣恩、建始、利川、来凤、咸丰、鹤峰七县置,属湖北省。治恩施县 (今湖北恩施市)。辖境约当今湖北建始、鹤峰以西地区。1932年废。1921年8月由荆南道恩施、宣恩、建始、利川、

  • 乐门镇

    即落门镇。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卷6宁远县:南峪水“在县东三十里。一名杨家河。……又北流西河水东来注之。经洛门北入渭水”。

  • 和山镇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元和志》 卷32: 翼州 “隋大业三年省州,改置和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