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寨

官寨

①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清一统志·辽州》: 官寨 “在榆社县北,接和顺县界。四面陡绝,惟一径可登。山巅平旷,可容数百人”。

②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北侧的坝冈附近。清代属腾越州大塘隘土把总。《永昌府文征》记载第三册收硕色 《处置秤戛等处分隶奏摺》: “官寨、上楼、痴戛、把仰、大塘、明光、派赖、茨竹、习降、古永、鲁仰、滇滩各寨,附近腾越,应归腾越州管辖。”


集镇名。(1)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属新房乡。人口 1000。系明、清西堡副长官司温氏土司住地,故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西堡副长官司沿袭至清末。古迹有白骨塔。大烟公路经此。(2)在云南省丘北县西北部。官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90。原名五槽,清设县佐分治,为通判驻地,因名官寨。主产稻、玉米、花生、甘蔗。特产柑橘。为县内水稻主产区。有电站。有公路南接以炭公路。


猜你喜欢

  • 石宝山

    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17剑川州:石宝山“层崖峭壁。上有石坪,方数十亩,岩洞泉壑,往往奇胜,南中之名山也”。《清一统志·丽江府》:石宝山“在剑川州南五十里。层峦峭壁,上有石坪,方数

  • 柘东城

    即拓东城。南诏筑,在今云南昆明市。柘,又作拓。在今云南省昆明市。南诏赞普钟十四年(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子凤伽异所筑。为南诏东境重镇,置有柘东节度。830年劝丰祐改名善阐。

  • 八素山

    在今浙江武义县东北四十里。《元丰九域志》卷5:婺州武义县有“八素山”。乾隆《浙江通志》卷17引万历《金华府志》:八素山“在县北四十里,周二十里。 《东阳山水记》云:秦末有八士从洛阳来,逋栖于此, 皆青

  • 泰和县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西昌县置,属吉州。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大业间属庐陵郡。大业八年 (612) 移治今泰和县西六里。唐武德五年 (622) 为南平州治,八年 (625) 改太和县,改属

  • 龙州县

    1913年改龙州府置, 为广西镇南道治。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1937年改为龙津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境。属崇左市。面积 2317 平方千米。人口26.9万,94.5%为壮族。

  • 开元寺塔

    在今河北定州市南门内。《清一统志·定州》:开元寺“在州治南。中有大塔,宋咸平四年建,至和二年成,高十三级”。因宋代定州地处军事前沿,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又名料敌塔,或

  • 别笃山

    即毕道山。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明史·冯胜传》:洪武五年(1372)命胜为定西将军讨扩廓帖木儿,“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亦降。次别笃山,岐王朵儿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

  • 欲儿陌哥都

    即月儿灭怯土。在今蒙古国哈剌和林东南山区。为元太宗窝阔台夏季驻地。又称月儿灭恄工。在今蒙古国哈拉和林东南山区。元太宗窝阔台汗夏宫所在地。

  • 法华桥镇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西南十四里法华桥。宋时建有法华禅寺,后废。明建法华桥,故名。

  • 榆林

    即今河北怀来县东榆林堡。《元史· 明宗纪》: 天历元年 (1328),上都倒剌沙遣兵犯大都(今北京),“兵皆次于榆林”。即此。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榆林堡。《元史·明宗纪》:元天历元年(1328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