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张秋镇

张秋镇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方舆纪要》卷33东阿县“安平镇”条载:“五代周显德初,河决杨刘,遣宰相李谷治堤, 自杨刘抵张秋口, 即此。”北宋置景德镇。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置都水分监治此。俗仍谓之张秋镇。明弘治七年(1494)河决,命刘大夏治之,塞决口九十余丈,筑滚水石坝,功成,赐名安平镇,置北河都水分司治此。清亦名张秋镇,为阳谷县重要集镇。


在山东省阳谷县东南部、古运河与金堤交汇处。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张秋,人口 8400。此地原名张秋口,因连年秋季河水上涨泛滥成灾取名。当地居民因忌水灾将“涨”改为“张”,称张秋。五代周世宗显德初,曾遣宰相李谷治堤于此。金时称景德镇。明初称张秋,弘治八年(1495年)称平安镇。清代复称张秋。镇境1952年为寿张县五区。1958年改公社。1964年划归阳谷县仍为公社驻地。1984年改为张秋镇。京杭运河流经。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苹果等。有食品、服装、机械加工等厂。有公路接聊商公路。名胜古迹有景阳岗、挂剑台、黑龙潭等。


猜你喜欢

  • 会川府

    大理时改会川都督府置,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元至元中改为会川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为会川府,属云南布政司,寻改属四川布政司。二十六年(1393)废,二十七年(1394)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

  • 打铁关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五十里,与黄平县接界。明郭子章《黔记》卷5:平越府东北境有“打铁关”,旧有外委驻守。

  • 龙豪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广西陆川县西南十四里大桥镇古城。六年(623)属白州。大历八年(773)改属顺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陆川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

  • 石塘连礁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浅湖内东北部。东与隐矶滩相距约7海里,南距武勇暗沙6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石塘连礁。

  • 虒祁宫

    春秋晋平公筑。在今山西侯马市西南十里汾祁村。《左传》: 昭公八年 (前534),“晋侯方筑虒祁之宫”。《水经·浍水注》: “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其宫地背汾面浍,西则两川之交会

  • 渠江口

    一名嘉渠口。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元史·世祖纪》: 至元九年 (1272)九月,“统军使合刺等兵掠合州及渠江口,获战船五十艘”。即此。

  • 三叉城

    唐置,属檀州。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北十五里三岔口。《新唐书·地理志》:檀州“有叉城”。即此。

  • 烟溪场

    即今四川通江县北烟溪乡。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烟溪场 “离城一百里”。1933年川陕省烟溪市苏维埃驻此。

  • 磁石山

    在今广东阳春市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磁石山 “在阳江 (春) 县南五里。山中出磁石。因名”。《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 磁石山在“县东南三里。一峰特起,四面平陂。产磁石”。

  • 红平县

    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4年由广元县东北部青林场一带析置。又称洪平县。治青林场(今四川广元市东北)。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