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悉唐县

悉唐县

唐置,属当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寰宇记》卷81悉唐县:“置在悉唐川”,因名。显庆元年(656) 为悉州治。咸亨元年(670) 移州治左封县。三年(672) 于县侨置翼州,仪凤元年(676)于县置南和州。天授 二年 (691) 为静州治。广德后废。


古县名。唐显庆元年(656年)置,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为悉州治,后为静州治。“县置在悉唐川”(《旧唐书·地理志》)。广德后地入吐蕃。


猜你喜欢

  • 垞城

    亦作秺城。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坨城。《水经·泗水注》: “泗水又径留县,而南径垞城东。”《元和志》 卷9徐州彭城县: “故垞城,在县北二十六里。或曰古崇侯国。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 《方舆纪要》 卷29徐

  • 上宫台

    在今河南浚县西。《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卫县有“上宫台”。《寰宇记》卷56卫县:“南临淇水,有上宫台。”

  • 相见湾

    在今江苏泰兴市东。《方舆纪要》 卷23泰兴县: 相见湾 “在城东。俗谓之龙开河。河形委曲,舟行虽有先后,至此则帆樯相望,可呼而应也”。

  • 说板多

    即硕般多。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清《西藏图考》 卷3: 硕般多 “一作说板多,一作设板多,一作苏班多,又作舒班多”。

  • 南兰陵郡

    ①南朝宋改兰陵郡置,治所在兰陵县(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万绥镇)。南齐末并入南琅邪郡。②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改南东海郡侨置,属南徐州。治所在郯县 (今江苏镇江市)。陈永定二年(558) 复改为

  • 崤塞

    即殽塞。又作二崤、殽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即“崤渑”。

  • 千墩浦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千灯浦。明嘉靖《昆山县志》卷3:千墩“相传其北三十里,地名木瓜,有墩九百九十有九,与此合为千墩,因名”。其下为千墩浦。淀山湖水由此入吴淞江。《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千墩

  • 临颍县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北十四里固厢乡。隋大业四年 (608) 移治今临颍县。唐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古县名。西汉

  • 黄田铺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明史·地理志》始兴县: “又东北有黄塘巡检司,本治璎珞铺,后迁黄塘江口,又迁黄田铺。”即今广东省始兴县东北黄田。明洪武时移黄塘巡检司于此。

  • 徐塘

    亦称徐堨。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南东关镇东。为三国吴诸葛恪所筑。《三国志· 吴书 · 丁奉传》: 建衡元年 (269),“奉复帅众治徐塘”。即此。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南一带。三国魏嘉平四年(252年),吴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