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箭炉厅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乾隆《卫藏通志》卷4:“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因名。实是其地为打,折二水汇流之处,藏语称打折多,音讹为打箭炉。简称为炉城。辖厅治迤西诸土司。全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自治州及西藏宁静山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升为直隶厅。此后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州、厅、县,辖境日减,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
见“打箭炉”。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属雅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乾隆《卫藏通志》卷4:“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因名。实是其地为打,折二水汇流之处,藏语称打折多,音讹为打箭炉。简称为炉城。辖厅治迤西诸土司。全境相当今四川甘孜自治州及西藏宁静山以东地区。光绪三十年(1904)升为直隶厅。此后土司陆续改流,分设州、厅、县,辖境日减,宣统三年(1911)改为康定府。
见“打箭炉”。
在今云南巧家县北二十二里。清置巧家汛。雍正五年(1727)于此置会泽县,六年(1728)会泽县移为东川府附郭(今会泽县)。集镇名。在云南省巧家县西部。巧家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70。巧家系当地少数民
在今广东潮安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 《朝阳图经》 云: 云落一山有铜、铁佛宝贝之异,或谓即今瘦牛岭。” 《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瘦牛岭在 “府西北五十五里。一名云落山,为
①亦作金山驿。即今四川德阳市东北金山镇。《清一统志·绵州》: 金山驿,“本朝乾隆三十五年裁罗江典史,设县丞驻此。嘉庆七年仍设罗江县,裁驿丞”。②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南三十里金山乡。明正德《四川志》 卷15
即大盈江。在今云南梁河县西。《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小梁河“在南甸司东北三十里。有二源:一出腾越赤土山麓,一出缅箐山麓,至南甸合为一,西南流经南牙山下曰南牙江,又南经干崖东云笼山麓,为安乐河,亦名云
元置,在今福建明溪县。明于此置归化县。
唐置,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野云沟附近。贞元中属吐蕃,废。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策达雅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约贞元中废。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郑国渠上。《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四年(329),赵南阳王胤帅众数万自上邽取长安,“军于仲桥”。胡三省注:“郑国渠径仲山,渠上有桥, 谓之仲桥, 在九山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思答笼剌万户。《汉藏史集》、《增续源流》 等藏文史籍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乌思地区 (前藏) 六个万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普安卫。治所在今贵州普安县西南。清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普安县北。属普安卫。正统十年(1445年)徙治罗渭江(今兴仁县罗滑村)。清康熙元年(16
即今广东韶关市东江与溱水 (今武江)合流后之北江。《水经·溱水注》: “东溪亦名东江,又曰始兴水。……东汉又西注于北江,谓之东江口。溱水至此,有始兴大江之名。” 《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溱水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