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拔达岭

拔达岭

一名凌山。又作勃达岭、凌岭、绫岭。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为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新唐书·地理志》 温肃州: “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又四十里度拔达岭。” 玄奘赴天竺经此。


古山名。又称凌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别迭里山口。唐时为通往西域要道所经,玄奘赴天竺即取道于此。


猜你喜欢

  • 嶍峨州

    元初置嶍峨千户,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嶍峨州,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东北郊登云村。二十六年 (1289) 降为嶍峨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嶍峨部置,治今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

  • 官桥

    ①一作管桥。在今山东滕州市南四十里,跨薛河上。《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官桥 “隋开皇八年建”。②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北。清咸丰元年 (1851),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北。清末太

  • 苴国

    春秋战国时国。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史记·张仪列传》: 秦惠王时,“苴蜀相攻击,各来告急于秦”。

  • 戎成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改遂城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龙圩镇)。大业初属永平郡。唐改为戎城县。古县名。又作戎城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遂成(城)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西南。属永平

  • 永固山

    在今安徽萧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永固山“下有永固镇及永固湖”。

  • 朗沁喀巴布冈里

    即朗卜切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 (藏)语: 朗沁谓象,喀巴布,水口也。雪山涧水下流,如出象口,故名。”

  • 大沟镇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大沟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南有大沟。在广东省阳东县南部。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沟圩,人口2700。因镇区西南有条深长的大河沟,故名。明、

  • 桧无县

    汉会无县。晋作桧无县。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

  • 辽源县

    1913年改辽源州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吉林双辽县。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0年伪满改为双辽县。旧县名。1913年改辽源州置,治今吉林省双辽市郑家屯镇。属奉天省。1940年与双山县合并,改设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的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先后在宁冈、永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