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县
又作新政县。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和甘肃正宁县析置,治马家堡 (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取 “正宁县新正” 之义。1940年迁看花宫 (今旬邑县北看花宫)。1941年徙治杨坡头(今旬邑县东北杨坡头)。1949年7月撤销,并入栒邑、正宁二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4年由陕西省栒邑县及甘肃省正宁县各一部分析置。治马家堡(今陕西旬邑县城东北),1940年迁看花宫,1941年迁杨坡头村。1937年后属陕甘宁边区。1949年8月撤销,仍归各县。
又作新政县。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和甘肃正宁县析置,治马家堡 (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取 “正宁县新正” 之义。1940年迁看花宫 (今旬邑县北看花宫)。1941年徙治杨坡头(今旬邑县东北杨坡头)。1949年7月撤销,并入栒邑、正宁二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4年由陕西省栒邑县及甘肃省正宁县各一部分析置。治马家堡(今陕西旬邑县城东北),1940年迁看花宫,1941年迁杨坡头村。1937年后属陕甘宁边区。1949年8月撤销,仍归各县。
即今广东阳江市东南大海中之大镬岛。《舆地纪胜》卷98南恩州:大镬洲“在州东南”。
亦作东武山。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武东乡境。《方舆纪要》 卷71射洪县 “金华山” 条下: “县东七里有武东山,亦高秀,以武水经其西而名。” 唐陈子昂世居于此。
元置,在今四川眉山县东七里岷江岸。为成都川江水站之一。明改为眉州水驿。
即今湖北孝昌县东北小河镇。《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九里关”条下:小河溪镇“在县北百二十里。地险僻。《志》云,即王莽时王常起兵处”。明、清置巡司于此。嘉庆间改设县丞。民国设县佐。
北宋置,为通州八盐场之一。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石港镇。
即南屿。今台湾澎湖群岛南端之七美屿。
在今四川简阳市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 赖山,“ 《皇朝郡县志》 云: 去阳安五十里。刘讽自都官郎中致仕,年六十三隐焉。亦名赖憨山。宋欧阳修、司马光、宋祁、范镇皆有诗”。《方舆纪要》 卷
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东部析置,治所在郭村(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取“红色政权永固”之义。1937年5月裁撤,并入新正县(革命政权由陕西栒邑及甘肃正宁二县析置之新县)。旧县名。陕甘苏区
在今四川珙县东南曹营乡东。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珙县: 明堡 “在和乐乡四甲,乃通九姓司之要道”。
即垞城。在今江苏铜山县北。《魏书·显祖献文帝纪》: 天安元年 (466),诏尉元救彭城,“尉元军次于秺”。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