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易县

易县

①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西汉属涿郡。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改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为易县,属高阳郡。移治今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入鄚县。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为易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易县。以易水为名。大业初为上谷郡治。唐为易州治。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 (1266)复置。明洪武初废入易州。1913年改易州为县,属直隶保定道。1928 年直属河北省。县东南有燕国故都之一燕下都遗址。县西永宁山下有清西陵。


(1)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属广阳郡。三国魏改为易城县。北魏复名易县,徙治今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西部。面积 2549 平方千米。属保定市。人口54.3万。辖8镇、19乡(含1满族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易州镇。战国时为燕武阳邑,故址即今县东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遗址。秦属广阳郡。西汉置故安县,治今燕下都附近,属幽州涿郡。北魏更名固安县,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因易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易州:“以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易县,县以州名,同治易州。蒙古初易县省入易州,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明洪武初复省入易州,属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州。1913年降州为县,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属察哈尔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60年改属保定市,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区。拒马河、易水流经县境。有安格庄、龙门等水库20余座。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为省烤烟、晒烟基地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水泥、陶瓷、化肥、机械等工业。所产“易水砚”著名。京原铁路经西北境,地方铁路通高碑店。112国道、京获公路经此。古迹有清西陵、燕下都遗址、荆轲塔、紫荆关长城等,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抚宁县

    ①南朝宋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昭平、岑溪等县境。南齐以后废。②西魏废帝元年(552)置,为抚宁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米脂县西四十里,属绥州。大业初属雕阴郡。

  • 陈村峪

    即今山西绛县东南陈村镇。《清一统志·绛州》:陈村峪“在绛县东南十五里。带溪水出此。稍西有紫家峪”。

  • 沃野设治局

    1930年改陶乐设治局置,属绥远省。治陶乐湖滩(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高仁镇)。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1930年由陶乐设治局改名,治陶乐湖滩(今宁夏平罗县高仁镇)。属绥远省。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并

  • 楼子台 (臺) 山

    在今山西中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宁乡县: 楼子台山在 “县东南三十里。山势危耸,状若层楼,因名。其顶有刘公洞”。

  • 布拉木达克喇城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布让。《清一统志·西藏》 阿里诸城:布拉木达克喇城“在布拉木之地。距剌萨西南二千五百余里。其所属有喀尔多木(嘎尔登)、日底二城”。又作补仁、补人、布朗达克喀尔。清康熙间置,在今

  • 邹家口

    即邹口。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王彦章攻马家口城,帝自杨刘引军赴救,“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七月, 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 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趋杨刘”。

  • 商都镶黄联合旗

    1949年当地解放后将商都旗与察哈尔左翼镶黄旗合并,设立商都镶黄联合旗。驻哈印海尔巴庙 (今内蒙古镶黄旗驻地新宝力格镇北哈音海尔瓦苏木)。1956年改称商都镶黄旗。1960年改为镶黄旗。

  • 盘州厅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改普安厅置,属兴义府。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1913年改为盘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普安厅置,治今贵州省盘县特区。属贵州省。1913年改盘县。

  • 汶山县

    ①西晋改绵虒道置,为汶山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东晋后废。②北周天和三年(568)置,属蜀郡。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都江堰市)。隋仁寿初废。③隋仁寿元年(601)改广阳县置,为会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茂县

  • 天长军

    北宋置,治所在天长县(今安徽天长市)。至道二年(996)废。南宋建炎初复置,绍兴初废,十一年(1141)复升为天长军,十三年(1143)又废。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平江南,改雄州置,治天长县(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