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溪堰
又名新河堰。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十里。《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张永德奏败泗州兵万余人于曲溪堰”。即此。
又称新河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古曲溪口。《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伐南唐,张永德败南唐泗州兵于曲溪堰,即此。
又名新河堰。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十里。《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张永德奏败泗州兵万余人于曲溪堰”。即此。
又称新河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南古曲溪口。《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伐南唐,张永德败南唐泗州兵于曲溪堰,即此。
在今甘肃甘谷县西。《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落门西山东流三府谷水注之。”三府谷后讹为三都谷。《宋史·曹玮传》:大中祥符九年(1016), “唃厮啰率众数万大入寇,玮迎战三都谷”。即此。
即台湾铁路平溪线。自台北县东三貂岭经平溪至菁桐。长12.9公里。1919年动工修建,1921年建成。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三里。中有小泉,经愚溪入潇水。唐柳宗元有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旁广而中深……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②在今广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斋桑泊西南阿克苏阿特东。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济莫尔色克河 “河之西北六七十里有水发自哈尔巴哈卡伦西,东流经卡伦北,德布色格尔河自南经卡伦东来汇,是为哈尔巴哈河”。
南北朝至隋勿吉七部之一。分布在今乌苏里江流域。《北史·勿吉传》:勿吉部类凡七种,“其五号室部,在拂涅东”。唐入渤海国。
唐置,在今山西大宁县西四十五里黄河东岸马头关村。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山西省大宁县西、黄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隰州大宁县西有马斗关,即此。明洪武初设为官渡。后置有巡检司。
亦作倭西门。清光绪十二年 (1886)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北鸥浦乡北鸥浦村。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黑河所属卡伦: “倭西们,距安干一百十六里,多平原可垦之地。” 1929年于
即今山东庆云县东北境之崔口镇。《清一统志 · 天津府二》: 盐场 “富民场在崔家口”。
金天会七年(1129)改孝安县置,属庆州。治所在今内蒙古林西县北四方城。皇统三年(1143)废。古县名。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孝安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东北五十家子乡大城村古城,一说在今林西
①元置,在今广西陆川县南七十里九州江西岸。明置永宁驿。②元置,在今四川苍溪县北永宁镇。清置永宁铺,为往来冲道。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南。明改为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