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山东宁阳县北二十里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伏山“上有洞。洞内镌石成佛像,故又名佛山”。
明永乐三年(1405),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南汤旺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即今缅甸密支那以东之昔董。清代属腾越州止那隘抚夷。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止那隘抚夷 “北至昔董喇拿一百里野夷界”。
东晋太元十五年 (390) 以汉中郡流民置,属梁州。治所在南长乐县 (在今四川德阳市境)。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439) 改属益州。齐废。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于故复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复州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清初废。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高坪乡 (故陵场)。《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为落牛滩,径故陵北,江侧有六八坟。庾仲雍曰: 楚都丹阳所葬,亦犹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为名也,有鱼复尉戍此。” 此故陵,据任乃强 《华阳
在今浙江龙游县南。《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大虹桥“在县南,路出遂昌。山岩高险,阻塞难行。天顺四年,令王瓒凿石构桥,遂为通道”。
①又名麓山。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岳麓山,在县西南,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 ‘麓’ 为名。” 上有岳麓寺。《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广传》: 彭师暠登城望水西军,入白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那雾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
①一作大静堡。明置,属广宁后屯卫。在今辽宁义县东北砖城子。明《辽东志》卷3:大静堡“嘉靖丁亥添设,……本堡原系通贼要路,大宁、大清二堡马兵可为策应”。②即今甘肃古浪县东大靖镇。《清一统志·凉州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