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埠堤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李埠镇一带。《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万城堤”条下:“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自万城以东为冲决要口。弘治十二年堤决湮溺甚众。自是修筑坚厚。”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李埠镇一带。《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万城堤”条下:“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自万城以东为冲决要口。弘治十二年堤决湮溺甚众。自是修筑坚厚。”
又作依勒枯鲁。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耶拉布加地方。明为亦儿古里卫,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东岸有“衣勒枯鲁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郊之西山。《方舆纪要》 卷118永平县: 和丘山在 “县西三十里。高千余仞,云合即雨”。按,里距有误。“西山晚翠” 为永平八景之一。
①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之溶江。《明史·地理志》 怀远县: 福禄江 “自贵州永从县流径其中,至融县为融江,至柳城县为柳江”。②即汉之潭水。今贵州东南部都柳江,为广西柳江上源。《明一统志》 卷88黎
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白道口,距城四十五里。”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宜君护军置,属北地郡。治所即今陕西耀县。西魏大统五年(539) 迁至今铜川市西北玉华南四里,为宜君郡治。隋开皇三年 (583) 郡废,县属雍州。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七
明初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黑龙江右侧古发潭屯。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古伐替站”。后废。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泰县析置,隶苏北行署区。治泰州城 (今江苏泰州市)。1949年4月至1950年苏北行署区驻此。1952年改属江苏省。简称泰。在江苏省中部、新通扬运河两岸、南濒长江。面积5790平
亦名孝水、下堡河。在今山西孝义市南。源于狐岐山,东南流入汾水。《水经·文水注》: 胜水“西出狐岐之山,东径六壁城南,……又东合阳泉水,……又东径中阳故城南,又东合文水。文水又东南,入于汾水也”。
即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镇。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 武兴县西有塔子城。民国 《黑龙江志稿》 泰来县图: 县西北有塔子城屯。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北、余杭市西南。宋《淳祐临安志》卷10:余杭塘河“在北关门外,江涨桥投西四十五里,至余杭县,曰余杭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