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栲栳山

栲栳山

①即今山西大同县东北十七里阁老山。《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栲栳山 “景泰初,敌寇大同,镇帅郭登帅兵饵之,行七十里,至水头。……追四十里,至栲栳山,尽夺所掠而还”。

②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21宿州灵璧县: 栲栳山 “以山回环如椅也,黄河经县界,亦有栲栳湾之名”。

③一名黄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水经·涢水注》: “溠水出 (随) 县西北黄山。” 《方舆纪要》卷77随州: 栲栳山 “在州西北二百里。《水经注》 谓之黄山。州境之大山也。跨河南唐县界”。


猜你喜欢

  • 和尚原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三十五里。《宋史·吴玠传》: 南宋绍兴元年 (1131),“金将没立自凤翔,别将乌鲁折合自阶、成出散关,约日会和尚原”。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322: “和尚原,在大散关之东,距

  • 莪兰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部,位于南方浅滩之东。1935年公布名称为勒奥古林滩。1947年改名莪兰暗沙。

  • 驿马河

    又名伊勒们河。在今吉林双阳、九台、德惠等市县境,为伊通河支流。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驿马河 “源出蒙古旗地六家子山。南流入长春府西北界,折东流,北岸直农安县,又东一百七十里,南受新开河,合东

  • 巴和里河

    又作巴呼里河。即今黑龙江省桦南县北倭肯河支流八虎力河。源出县东北七星砬子。西流入倭肯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窝肯河“北受巴呼里河,河亦曰巴和里”。

  • 三朗镇

    即今河北故城县西北三朗乡。清光绪《故城县志》卷2:三朗镇“在县西北五十里,冀瀛交界”。

  • 泔河

    在今山东淄博市西。《方舆纪要》 卷31长山县: “泔河出县 (按,旧长山县治即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 南米山,流至城南,亦入孝妇河。”

  • 角弓镇

    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武都县西北角弓乡。古镇名。即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西北角弓街。北宋属福津县。后废。清复置,属阶州。后废。

  • 陇安县

    北宋开宝三年(970)置,属陇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金初废为陇安寨。泰和八年(1208)复置。元至元七年(1270)并入汧源县。古县名。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析汧阳县置,治今陕

  • 七及镇

    清置,属临晋县。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五十五里七级镇。

  • 寒葱沟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南寒葱沟。1936年4月,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一次伏击战,击毙日伪军二百六十余人,俘二百七十余人,缴获大量枪、炮及电台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