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潭湖
在今湖北咸宁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梓潭湖 “在县北十五里。一名咸宁湖,为邑境泉流之汇。东北流过斧头湖,至江夏之金口,入于大江。今掌于河泊所”。
在今湖北咸宁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梓潭湖 “在县北十五里。一名咸宁湖,为邑境泉流之汇。东北流过斧头湖,至江夏之金口,入于大江。今掌于河泊所”。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绵竹县有庚除山。《寰宇记》 卷73绵竹县:“在县东北四十里。即张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山有二石室,天宝七年敕置庚除观。今废。”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东汉废。
隋仁寿四年(604)改甘棠县置,属谷州。治所即今河南宜阳县。大业初属河南郡。义宁元年(617)移治九曲城(今宜阳县西北八里甘棠寨)。唐贞观七年(633)还治今宜阳县,属洛州。开元元年(713)属河南府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北栅砦“在县北。明初,罗友贤筑砦于此。今有北栅渡”。
西汉置,属巨鹿郡。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东汉废。西汉元帝封赵哀王子喜为安乡侯,置安乡侯国,治今河北省晋州市东。东汉国除。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2唐崖长官司:百节峒在“司南里许”。
北周置,属窟胡郡。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隋开皇初改修化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为窟胡郡治。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东海岸千步沙与百步沙之间。清许琰《普陀纪胜》:“仙人井在几宝岭下,从岭麓下坪低丈许, 自坪东折,又下丈余有石窟,入窟寒气侵人,虽酷暑不可久居。沙土中有孔如斗,注泉不竭,名仙人
即今江苏无锡市北十里西漳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西北万安乡十都有西张(漳)。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西漳镇。集镇名。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东部、锡澄公路西侧。属堰桥镇。为原西漳镇人民
在今四川通江县南, 为通江河之支流。《旧唐书·地理志》 广纳县:“以广纳溪为名。”《清一统志·保宁府一》 “宕水”条:“又有平州水,北自通江县界,流经废广纳县理西,与广纳溪水合, 又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