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陂镇
即焦陂镇。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陂镇。明正德《颍州志》 卷2: 椒陂镇 “在州南六十里润河上。前代置镇,有碑存,实宋仁宗宝元二年已卯正月立石。推知置镇,又在立碑之前,今镇废而规制尚存”。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焦坡集在 “南乡六十里”。
古镇名。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宋属汝阴县。
即焦陂镇。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陂镇。明正德《颍州志》 卷2: 椒陂镇 “在州南六十里润河上。前代置镇,有碑存,实宋仁宗宝元二年已卯正月立石。推知置镇,又在立碑之前,今镇废而规制尚存”。清乾隆 《阜阳县志》 卷4: 焦坡集在 “南乡六十里”。
古镇名。在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宋属汝阴县。
原为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并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治
亦作呢满河口卡伦。清咸丰九年(1859)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光绪《吉林通志》卷17:“呢满河口卡伦,(富克锦)城东南乌苏里江西岸七百余里,东岸俄罗斯界。”宣统元年(1909
即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忠庄镇。《清一统志·遵义府》 “遵义底塘铺” 条下: 又有 “忠庄铺”等,皆戍守处。
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十余里黄河北岸的龙岩村附近,今已沦入水库中。《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二年 (734),转运使裴耀卿因三门峡险阻,常有覆舟之患,在 “三门东置集津仓,西置盐仓,凿漕渠十八里以避三门之
①北周闵帝元年 (557) 置,治所在普宁县 (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元和志》 卷33陵州:“因陵井以为名。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 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井研二县及简阳市、双流县部分
北宋置,属闽县。即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闽安。地当海水潮汐与马江相汇处,为省城福州的门户。《元丰九域志》 卷9福州闽县有闽安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巡司于此。嘉靖中,倭寇突犯闽安,参将尹凤击败之;
明初置,属广州府清远县。在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
又名流。北宋置,属乐寿县。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流寺村。金属交河县。后废。
又名反虎方。商、周封国。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逸周书 · 世俘解》: “吕他命伐越戏方。”古国名。又称反虎方。商、西周方国。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逸周书·世俘解》:“吕他命伐越戏方。”即此。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虎丘山上。相传秦王试剑于此。一说为吴王阖闾试干将、莫邪二剑遗迹。②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汉高祖庙。《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试剑石,“ 《旧志》,石高三丈余,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