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侯国
西汉置,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或江苏北部。东汉省。
西汉置,属东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南部或江苏北部。东汉省。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里。《元和志》 卷2凤翔府: “后魏太武于今 (岐) 州理以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
在今四川理县东南。《清一统志·杂谷厅》:风流岭“在厅东南。旧有风流部蛮居其下。《元统志》:威州北至后番对如界大风流五十里,西北至后番界小风流一百里”。
在今四川平昌县东北笔山乡。清道光 《巴州志》 卷10载: 嘉庆七年 (1802),白莲教义军张添伦等与清陕安镇总兵激战于此,壮烈牺牲。
赤松溪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隋书·地理志》:东阳郡金华县“有赤松涧”。《寰宇记》卷97金华县:“赤松子游金华山, 以火自烧而化,故山上有赤松之祠,涧自山而出,故曰赤松涧。”唐时婺州贡赤松涧米,即
①亦称刘场。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永安镇。民国《中江县志》卷2:刘场“治东南七十里”。又,同书卷3:“刘场俗名牛场。”②清设牛场团。即今贵州福泉县北四十四里牛场镇。1942年设镇。③即今贵州湄潭县西南二十
唐开元十七年 (729) 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又名胥江街。即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明洪武初置胥江巡司于此。清设汛,有把总驻防。
在今安徽铜陵县南。《方舆纪要》 卷27铜陵县: 临山寨 “在县南。元末结砦于此以御寇,陈友谅将赵普胜攻拔之。今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置,属昌图府。治所在郑家屯(今吉林双辽县)。1913年改为辽源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治今吉林省双辽市。属昌图府。1913年废。
①明置,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天津市蓟县北。《方舆纪要》 卷11蓟州: 营州右屯卫 “在州治北。本在大宁卫境,永乐二年移建于此”。②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旧建州 (今辽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