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沈家窝堡

沈家窝堡

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沈家镇。民国《呼兰县志》卷1:沈家窝集“(距府)六十里”。1928年建成之呼海铁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恩和堡

    清乾隆十一年 (1764) 改威远堡置,属中卫县。在今宁夏中宁县东恩和乡。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9: 威远堡 “明万历间建。国朝乾隆十一年改名恩和堡。道光间倾圮,民皆筑庄以居”。

  • 二榆

    指大、小榆谷。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后汉书·西羌传》:永元年间,隃麋相曹凤上言:“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大、小榆谷的合称。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东黄河

  • 洋水

    ①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汉书·地理志》 齐郡临朐县: “石膏山,洋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定。” 《水经·巨洋水注》: 洋水 “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涧口,东南径逢山祠西。洋水又东南历逢山下,即石膏山也

  • 严剥寨

    在今浙江衢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今湖南镇水库中)。明置严剥巡司于此。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废。在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西南湖南镇水库境。明初置巡检司于此,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裁。

  • 龙径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大江镇境。《清一统志·肇庆府》 “茶冈营”条:康熙年间“拨千总驻防龙径”。

  • 溵水

    即水。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 自汝水别出,东北流经西华、商水二县,至周口市西北入颍水 (今沙河)。元至正年间汝水东出溵水入颍。此后遂成为北汝河下游。

  • 小姑山

    即小孤山。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长江边。《明史·地理志》 宿松县:“又小姑山在县南大江中,与江西彭泽县界,有小姑山巡检司。”即“小孤山”。

  • 勐 (猛) 混

    即勐昏。今云南勐海县南三十里勐混乡。明、清为版纳勐混驻地。傣语 “勐” 为平坝,“混” 为倒流,意即河水倒流的坝子。

  • 余杭县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余杭镇。东汉改属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589)为杭州治,次年徙州治钱塘县。大业初属余杭郡。唐属杭州。

  • 海安镇

    本海安县,后废为镇。北宋属海陵县,即今江苏海安县。明、清置巡司于此。1943年为紫石县治。1948年复改海安县。(1)在江苏省海安县中部、新通扬运河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