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易洞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治易洞 “在九顶山后门,皇祐间郡守吴秘名,上有摩岩大字”。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治易洞 “在九顶山后门,皇祐间郡守吴秘名,上有摩岩大字”。
即今浙江湖州市北十二里白雀乡驻地南皋桥村。村北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丘城遗址。
又作伊敦河、移燉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明《辽东志》卷1: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即富春山。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严陵乡。《寰宇记》卷95桐庐县引《舆地志》云:“桐庐有严陵山,境尤胜丽,夹岸是锦峰绣岭,即子陵所隐之地, 因名。”又称富春山。在浙江省桐庐县南、七里泷左岸。以东汉严光
俗称西公旗。清顺治五年(1648)建,属乌兰察布盟。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哈业脑包乡哈德门地。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20世纪30年代迁治哈拉盖补隆(今白彦花镇)。1954年划归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七十里土桥镇。明置巡司于此。
1932年改威信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威信县。1934年改威信县。
唐广德二年 (764) 南诏置,为南诏别都、东京、拓东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昆明市。南诏后期称善阐城。即“柘东城”。
在今四川广元市区西二里皇泽寺后岩壁上。始建于南北朝,隋唐时最盛。现存石窟和摩崖二十四处,造像千余尊。主要石窟有中心柱窟、大佛楼、五佛亭、则天殿等,石壁上大大小小的造像琳琅满目。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
即唐隆镇。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南黄河西二十里。
北宋改安平州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元祐三年(1088)又改为安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