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泰安府

泰安府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泰安直隶州为府,属山东省。治所在泰安县 (今山东泰安市)。辖境包括今山东泰安、新泰、莱芜、肥城、平阴、东阿、东平等市县地。1913年废。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泰安州置,治泰安县(今山东泰安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泰安、莱芜、新泰、肥城、平阴、东阿、东平等市县地。1913年废。


猜你喜欢

  • 即墨侯国

    东汉改即墨县置,属北海国。治所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康王城(又名大朱毛)。后复为县。东汉贾复子宗所封,治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后复为即墨县。

  • 东江驿

    ①明置,在今广西柳城县南四十里凤山镇。《方舆纪要》卷109柳城县:东江驿“在县西。又县北有马头驿。《舆程记》:自东江驿而西,六十里为罗斯驿”。②明置,在今广西灵川县南。《方舆纪要》卷107临桂县:东江

  • 石港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明正德《琼台志》卷5:石港“在县(治今老城镇)西二十里封平都,源合西峰、沙地、南滚、硝阳四水,会潮成港,港口两岸皆石”。《清一统志·琼州府一》:石港

  • 龙游城

    唐置,属雅州。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龙游山。《新唐书·地理志》:雅州卢山郡有龙游城。

  • 峰山县

    1941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原长清县析置,治长清 (今山东长清县)。1946年3月复名长清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长清县析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城关镇。1946年仍并入长清县。

  • 石洋河

    在今河南遂平县北五里。《方舆纪要》卷50遂平县:石洋河“源出黑龙潭, 东流入汝水。明朝天启中,县令胡三省于县东七里疏石洋河,南入沙河,引水周灌,谓之新河,俗呼为玉带水”。

  • 宝带桥

    一名长桥。在今江苏吴县东南十五里,跨澹台湖口。桥长一千二百丈。桥洞可通舟楫者五十有二,中间三孔较高,可通行大船。明陈循 《重建宝带桥记略》 云: 唐刺史王仲舒“鬻所束宝带以助工费”。故以为名。又称长桥

  • 大石

    即今山西应县东南约三十里大石口村。宋代为应州东南往代州繁峙要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雍熙三年(986),潘美攻下契丹寰、朔、云、应等州,与杨业以兵护四州民内徙,契丹复陷寰州,杨业欲“领兵出大石路”

  • 兴元路

    元改兴元府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南,凤县、留坝、南郑以东,镇巴、岚皋以北,白河、镇坪县以西地。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兴元府,寻改汉中府。元升兴元府置,治

  • 五垄山

    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厚坡镇。南朝宋至北魏侨置弘农郡(恒农郡)于此。《元丰九域志》卷1邓州顺阳县“有五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