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浦
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洪泽浦在 “县北三十里。旧有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
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洪泽浦在 “县北三十里。旧有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
明洪武二年(1369)改田州路置,属广西行中书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嘉靖七年(1528)改为田州。明洪武初改田州路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辖境相当今田阳、田东、巴马等县地。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金鹅岭 “一名飞凤岭。其山峻险,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统末,乡民立镇于此以避寇”。
亦作布崆郭勒。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斋桑泊北大布昆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七十余里,西会布昆河。河在阿布达尔摩多河之北百余里。源发自喀拉玛山,东南流经博罗鼐山南,凡百里为布昆河。
亦作艾陵湖。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隋书·地理志》: 江都郡江阳县有陵湖。《明史·地理志》 扬州府江都县: “东北有艾陵湖。”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属建昌道。驻盐源县(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有游击驻防。后废。
明置,属平茶洞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小平茶砦“在司南。嘉靖二十七年,大征叛苗,分兵屯平茶、地架二营,剿境内小平茶、地崩、岑沙苗、地龙庭、地龙箐五砦
西晋泰始三年(267)分商县置,属上洛郡。治所即今陕西山阳县。后废。《寰宇记》卷141丰阳县:“因丰阳川以为名。”北魏太安二年(456)复置,皇兴四年(470)为东上洛郡治。后废。北周复置,隋仍属上洛
春秋吴艾邑。西汉置县,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司前乡龙岗坪。南朝陈属豫宁郡,隋省入建昌县。古县名。本春秋艾邑,西汉置县。治今江西省修水县西龙岗坪。属豫章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入建昌县。
1943年改海晏设治局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三角城 (今青海海晏县)。1952年改为海晏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改为海晏县。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上游、青海湖东北岸。属海北藏族自治州。面积4360平方千米
故地在今印度南部马拉巴尔海岸之奎隆。《新唐书·地理志》:广州通海夷道“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最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