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属国
即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延熙十一年 (248),“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即涪陵郡。治所在涪陵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国志·蜀书·邓芝传》: 延熙十一年 (248),“涪陵国人杀都尉反叛,芝率军征讨,即枭其渠帅,百姓安堵”。
在今江苏武进县东。《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丁堰河“在府东十五里。南枕运河,北流二十里接网头河”。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四十八里朱河镇。清雍正十年(1732)移瓦子湾巡司于此。乾隆五十六年(1791)裁,改主簿。
北宋置,属环州。即今陕西定边县南木瓜城。《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环县:木瓜堡,“《志》云:旁有木瓜山,因名。明正德四年,寇入花马池,总兵马昂与亦孛耒战于木瓜山诸处,颇有斩获。即此”。
①又名蒲河。在今河北昌黎县南。《清一统志·永平府一》:饮马河“在昌黎县南五里。源出卢龙县界溪谷中,东流径县西安山下,又东与深江河合流为沙河,下流合潮河入海”。②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4枣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那务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那雾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
①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三十里。《元史·孛罗帖木儿传》: 至正二十五年 (1365),也速自永平勒兵西讨孛罗帖木儿,孛罗 “遣骁将姚伯颜不花统兵出御,至通州,河溢,营虹桥以待,也速出其不意,袭而破之”。即
南唐保大八年(950)析庐陵县置,属吉州。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吉水州。明洪武初复为县,属吉安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江西省中部。属吉安市。面积 247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筑,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老奇台镇。四十年 (1775) 筑靖远城。四十一年 (1776) 置奇台县。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宋史·孟珙传》:南宋绍定元年(1228),珙“创平堰于枣阳。自城至军西十八里,由八叠河经渐水侧,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立十庄三辖,使军民分屯,是年收十五万石”。
①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马融释十二州名,乃杂取《职方》、《尔雅》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②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剌史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