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府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改温宿州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克苏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克苏、温宿、拜城等市县及阿瓦提县部分地。1913年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温宿州置,治今阿克苏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阿瓦提、阿拉尔、温宿、拜城等市县。1913年废,以旧府治地置阿克苏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改温宿州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克苏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克苏、温宿、拜城等市县及阿瓦提县部分地。1913年废。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温宿州置,治今阿克苏市。辖境相当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阿瓦提、阿拉尔、温宿、拜城等市县。1913年废,以旧府治地置阿克苏县。
宋置,属长汀县。在今福建长汀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长汀县:屯驻军寨“在府南三里。宋建炎中,群寇扰乱,遣军讨捕,尝驻于此。绍兴十四年始创筑,元废”。
即今湖南澧县西北三十三里大堰垱镇。民国《澧县县志》卷3《商埠》:大堰垱“离城三十里,最繁盛”。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为拒马河支流。《水经·巨马水注》:涞水“径楼亭北,左属白涧溪。水有二源,合注一川,川石皓然,望同积雪,故以物色受名。其水又东北流,谓之石槽水,伏流地下,溢则通津委注,谓之白涧口”。
亦作西萍蛮夷长官司。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金峒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活龙坪镇。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蛤湖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有石磜百丈,瀑淙飞下入湖。湖中多蟹蛤,故名”。
①东晋义熙七年(411)置,属海陵郡。治所即今江苏如皋市。《寰宇记》卷130如皋县:“如皋港在县西 一百五十步。港侧有如皋村,县因此以名。”隋开皇初省入宁海县。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 属泰州
即今湖南永顺县北毛坝乡。洪宪元年(1916)《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永顺县北有毛坝。
①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南。《寰宇记》卷19章丘县:“平陵王墓在县东北二里,高三丈。按《汉书》文帝十六年封齐悼惠王子为齐孝王,景帝三年孝王与吴、楚反, 自杀,葬于此。墓在危山之顶。”②亦曰峗山。在今山东东平
一作那错、纳错。清末分格吉得玛族置。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扎曲北岸。
明洪武三年(1370)置,属崖州。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方舆纪要》卷105崖州:义宁驿“在州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