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宋代居住于今四川金阳县至宜宾县间金沙江北岸地区之少数族部落。《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僰侯国也。唐羁縻驯、骋、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春惜者贡马,自称 ‘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
即达孜宗。治今西藏达孜县东北达孜。
北魏孝昌中置,属期成郡。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东。隋开皇初属显州,十八年(598)改为昆水县。古县名。北魏孝昌中置,治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南、泌阳县东北。属期城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昆水县。
即抱犊山。在今河北鹿泉市西八里。《寰宇记》 卷61获鹿县: “萆山,今名抱犊山。韩信伐赵,使轻骑二千人持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遂呼为萆山。” 《金史· 地理志》: 获鹿县 “有萆山”。
亦作汜水寨。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南汜水镇。《元史·石普传》: 至正末,张士诚义军据高邮,石普率官军进击,“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三灶岛茅田村。1938年2月, 日军在莲塘登陆,平毁村庄,修建机场。其后又血洗三灶岛,屠杀村民八百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惨案。万人坟遗址建有死难同胞纪念碑牌坊。牌坊上横书“悲恨长天
喀喇沁中旗的俗称。旗府驻地在大城子镇(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
①1913年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代县(今山西代县)。辖境相当今山西保德、静乐、忻州、定襄、五台等县市以北地。1914年改名雁门道。②1913年置,属奉天省。治所在辽源县(今吉林双辽市)。辖境相当今吉林
即今吉林敦化市东之沙河。源出哈尔巴岭,西南折而西北流入牡丹江。《金史·世纪》: 生女直“兵势稍振,前后愿附者众。斡泯水蒲察部、泰神忒保水完颜部、统门水温迪痕部、神隐水完颜部,皆相继来附”。
金改广陵县置,属蔚州。治所即今山西广灵县。清属大同府。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东邻河北省。属大同市。面积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