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阴县

湘阴县

南朝宋元徽二年 (474) 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五十里。南齐属长沙郡。隋平陈后废。不久改岳阳县复置,属玉州。治所在今湘阴县南二十里白乌潭。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属岳州。五代周广顺三年 (953) 移治今湘阴县。北宋属潭州。南宋绍兴初迁今湘阴县南安静乡赤竹城,五年(1135) 还治今湘阴县。元元贞元年 (1295) 升为湘阴州。明洪武初复改湘阴县,属长沙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东北部湘江、资水下游,西北濒南洞庭湖。属岳阳市。面积1535平方千米。人口69.1万。辖15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文星镇。汉为罗县地。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分罗、益阳、湘西三县地置湘阴县。以“居湘水之阴”得名。《寰宇通志》湘阴县“以县在湘江之阴,故名”。治今青潭乡琴棋望;一说在今县城西北。属湘东郡。齐属长沙郡。梁属岳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岳阳县,寻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初属玉州,大业初改属巴陵郡。唐武德六年(623年)省罗县并入湘阴县,属岳州。隋、唐间县治屡经迁徙。五代周广顺三年(953年)迁治白茅城(在今汨罗市川山镇)。北宋初仍属岳州,后改属潭州。南宋绍兴初迁治赤竹城(在今安静乡杨泗庙附近)。绍兴五年(1135年)迁今文星镇。元元贞初升为湘阴州,属天临路。明洪武时降为县,属长沙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6年分县境东部置汨罗县。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洞庭湖平原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自东南略向西北倾斜。湘江、资水流经境内。港汊众多,湖沼密布。主要湖泊有横岭湖、荷叶湖等。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为省内商品粮生产和水产资源开发重点县。农产主要有稻、甘薯、棉花、油菜籽、苎麻和茶叶、湘莲,并盛产鲜鱼。工业有电机、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氮肥、饲料、陶瓷、毛笔、食品加工等。三塘酱藠、长康毛笔为传统名产。水运便利,湘江、资水河段以及南洞庭湖为省内重要内河航道。益平、长湘公路沟通县内外。名胜古迹有湘阴文庙、岳州窑址和文星塔、乌龙塔、夏原吉墓等。


猜你喜欢

  • 东兴镇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东兴镇。清设协领驻此。民国《呼兰府志》卷1:光绪二十六年(1900),“俄兵入犯,官民房舍焚毁无遗”。1928年于此设东兴设治局。1933年伪满改置东兴县。1949年并入木兰县。

  • 封山

    ①在今河北邢台县西。《方舆纪要》 卷15顺德府: 封山在 “府西二十里。《志》 云: 以邢侯初封此而名,亦谓之西山。今自封山以西,绵延数百里,直接太行,皆西山矣”。②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国语·鲁语下

  • 故城水

    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42潞安府长治县: 故城水在 “府西南十六里。北流二里,合石子河。西流入浊漳水”。

  • 西楚州

    ①东魏武定七年(549)改楚州置,治楚城(今河南信阳县北五十一里长台关西)。北齐改为永州。②北齐改楚州置,治所在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隋开皇二年(582)改为濠州(豪州)。③唐武德四年(

  • 六寨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西北六寨镇。明洪武初废入南丹州。清设千总驻防。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六寨镇。后废。

  • 南沙河堡

    明置,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首山堡” 条下: “又南沙河堡,在司西南三十里。”

  • 仙影崖

    在今贵州福泉县南二里武胜关。《清一统志·平越州》:仙影崖,“《旧志》:石壁如屏。上有张三丰遗影。俨然画图。明郭子章镌‘神留宇宙’四字于其旁”。

  • 进桑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牂柯郡,为南部都尉治。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境。水上有进桑关。东汉改名进乘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境。属牂柯郡。东汉改进乘县。

  • 河池陂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河池寨。《水经·渭水注》: 昆明故渠 “上承昆明池东口,东径河池陂北,亦曰女观陂”。

  • 小巴林贝子府

    清时巴林左翼旗驻地,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里幸福之路苏木北八里敖日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