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突山
在今辽宁盖州市东南。《方舆纪要》卷37盖州卫:灶突山“在卫东南十五里。群山环绕,中有孤峰特起,若灶突然”。
在今辽宁盖州市东南。《方舆纪要》卷37盖州卫:灶突山“在卫东南十五里。群山环绕,中有孤峰特起,若灶突然”。
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家渡镇。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罗家渡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乐昌市管埠东北、武水北。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罗家渡巡检司治此。
即舜井城。在今安徽东至县。《舆地纪胜》卷22池州:南太原郡城“在贵池县西九十里。《舆地志》云:梁大同年置,隋开皇九年废。今建德亦有太原城”。《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太原城在“县南四里……梁武帝时,因
即今江西靖安县东二十里仁首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靖安县东有仁首。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还珠亭“在府城东。汉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后人慕其廉,建亭以表之”。
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南马道镇。《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黄草山”条下:“又有马道山在县北九十里,马道水出焉,注于褒水。又有马道驿,旧有桥曰樊桥,相传樊哙所创云。”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19钦州: 林冶山 “在州东北八十里。古金坑之所。前辈诗云: 天涯亭下有龙窟,林冶山头出碎金”。《清一统志·廉州府》: 林冶山 “在灵山县西南五十里。脉自城隍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西白石镇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石湖“在县西白石山下,汇诸山溪之水,广三十余丈,长五六里,亦名合湖,引流而东,合于运河”。②在今湖南岳阳市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1929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大来克屯 (今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富路镇)。以富裕尔河得名。1933年伪满升为富裕县。1929年由龙江县富裕乡析置,治今黑龙江富裕县富路镇。1933年升县。
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全长约854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先修太原至平遥段,1911年后时断时续。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百里大具乡(营盘)。《方舆纪要》卷117宝山州:大匮寨“在州界。唐时麽些蛮兄弟七人分据七寨。曰大匮、曰罗邦、曰罗寺、曰碍场、曰卞头场、曰当波罗场、曰当将郎。蒙古忽必烈征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