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
①即今安徽歙县南王村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王村。
②本名王村店,清简称王村。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胶济铁路经此。产绸,名王村绸。
③即今湖南永顺东南九十里王村镇。汉为酉阳县治。明为施溶州治。清置王村巡司。
集镇名。在河北省容城县城西南部。属小里镇。人口 4200。村以姓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为县服装加工专业村。有布匹服装市场。通公路。
①即今安徽歙县南王村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王村。
②本名王村店,清简称王村。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胶济铁路经此。产绸,名王村绸。
③即今湖南永顺东南九十里王村镇。汉为酉阳县治。明为施溶州治。清置王村巡司。
集镇名。在河北省容城县城西南部。属小里镇。人口 4200。村以姓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为县服装加工专业村。有布匹服装市场。通公路。
1913年改思南府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县在思邛水之南,故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游。属铜仁地区。面积2230.5平方千米。人口61.9万。辖13镇、14民族乡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三十里佑君镇附近。北周及隋为可泉县治所。《旧唐书·地理志》 西泸县: “梁置可泉县,隋治姜麽戍。武德七年移于今。天宝末改为西泸。” 《元和志》 卷32巂州: “姜麽戍在西泸县西南三里
一名连云峪。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十五里,大青河口外。《明史·地理志》盖州卫:“有连云岛,上有关。”
即凫山。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十二里。《魏书·地形志》: 高平郡高平有承雀山。《元和志》卷10作 “承注山”,《寰宇记》 卷14、《元丰九域志》卷1均作 “承匡山”。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4谓皆“承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同安县置,次年属舒州。治所即今安徽桐城县。《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桐城县,“ 《元和郡县志》: 取桐乡为名”。宋属安庆府。南宋末移治枞阳镇,后又移今贵池市西李阳河。元复
清置,属锦西厅。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虹螺岘镇。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乌来乡。原为高山族泰雅人乌来社。“乌来”系番语温泉的音译。乌来温泉为台湾北部著名温泉之一,附近并有瀑布,故为游览胜地。
即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1:贵溪县南有冷水坑。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贵南县治此。
又名岳祠,在今河北曲阳县治西侧。《汉书·郊祁志》:宣帝神爵初,诏:“‘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 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北岳常山于上曲阳。”又《水经·滱水注》:
唐贞元中开,引黄河水溉田。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九原县:“有咸应、永清二渠,贞元中,刺史李景略开,溉田数百顷。”《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咸应渠”条:“贞元中,刺史李景略以丰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