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关
明置,属广元县。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百丈乡。《方舆纪要》卷68广元县:百丈关“在县东一百六十里。关旁有河,深百丈,亦曰百丈关渡。道出巴州。洪武中,与七盘、二郎诸关, 皆有兵戍守”。《明史·张献忠传》:崇祯十三年(1640),向川北进军,“北陷剑州,将入汉中。总兵官赵光远、贺人龙守阳平、百丈险。贼不得过,乃复走巴西”。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巡司。民国时设县佐。
明置,属广元县。在今四川旺苍县西南百丈乡。《方舆纪要》卷68广元县:百丈关“在县东一百六十里。关旁有河,深百丈,亦曰百丈关渡。道出巴州。洪武中,与七盘、二郎诸关, 皆有兵戍守”。《明史·张献忠传》:崇祯十三年(1640),向川北进军,“北陷剑州,将入汉中。总兵官赵光远、贺人龙守阳平、百丈险。贼不得过,乃复走巴西”。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巡司。民国时设县佐。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台蓬若洞住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二十五年 (1392) 废。永乐十二年(1414) 复置,属思州府。清乾隆间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二十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金华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简称婺。在浙江省中部。面积1.1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2044.8 平方千米)。人口449.9万(市辖区91.3万)。辖婺城、金东区和浦江、武义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水经·沮水注》:“沮循郑渠,东径当道城南,城在频阳县故城南。”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五十里,太平湖北岸。《方舆纪要》 卷28太平县 “陵阳山” 条下:“稍东曰密崖山。冈峦连亘二十里,至此两崖对峙,下瞰深溪,径道险绝。一名密王关。”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由玉山和阿里山间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湖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约9平方公里。湖中有一小岛,区分为日潭和月潭。清乾隆《续修台湾府志》作水里湖,盖因为水里社番所据之地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99惠州,松风亭 “在弥陁寺后山之巅,始名峻峰、植松二十余株,清风徐来,因谓松风亭”。苏东坡有 《游松风记》。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金城津置,属金城县。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黄河北岸。《元和志》卷39兰州: 金城关 “在州城西。周武帝置金城津,隋开皇十八年改津为关”。明于黄河南岸置河桥巡司。
又作屈设部。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开元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郡利部 “东北行十日得窟说部,亦号屈设”。“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通中国,而郡利、屈设
在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先锋镇(三圩头)。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南有“三圩头”。
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天仓乡。明、清时驻兵戍守处。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天仓墩在(金塔寺堡,今金塔县)东北二百六十里。明时墩军,呼天仓军,名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