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置,属犍为县。即今四川沐川县。明于此置沐川州。
1926年析柳河置,属奉天省东边道。治所在小金川 (今吉林辉南县东南金川镇)。1928年改为金川县。1926年由柳河县析置,治今吉林省辉南县东南金川。1929年升县,隶奉天省。
高句骊置,即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古城。《新唐书· 地理志》 引贾耽 《道里记》:自营州渡辽水,“南至鸭渌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县也”。又 《新唐书· 太宗纪》: 贞观二十二年 (648),伐高丽
又作品甸。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蒙古宪宗七年 (1257) 改品甸千户所,元废入云南州。即“品澹赕”。
唐置,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三十八里鹿头山,与白马关相对。《新唐书· 地理志》 德阳县:“有鹿头关。” 《资治通鉴》: 唐元和元年 (806),“高崇文又败刘闢之众于鹿头关”。又五代唐同光三年(925),
即今山东齐河县东桑梓店镇。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齐河县东有桑梓店。民国《齐河县志》 卷10: 桑梓店在 “县东北三十里”。
亦作市利寨。在今安徽砀山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市方寨“旧为河滨冲要,县主簿驻于此”。
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里章堰。相传宋司理盐务的章楶筑堰于此,故名。清光绪时移新泾巡司于此。
在今四川涪陵市北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 “于黄石, 东为铜柱滩”。 《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李贤注谓即涪州涪陵县之黄石
在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四里。唐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征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景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舆地纪胜》卷22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