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山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121清平县: “盔山在县 (今炉山镇) 西三里。形如覆釜。一名锅底山。”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121清平县: “盔山在县 (今炉山镇) 西三里。形如覆釜。一名锅底山。”
唐贞观元年(627)改临津县置,属岚州。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元和志》卷14合河县:“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北宋元丰中移治今兴县,金末升为兴州。古县名。唐贞观元年(6
①北宋乾德二年 (964) 分谷城县遵教、翔鸾、汉均三乡置,为光化军治。治所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集街。《寰宇记》 卷145: “以年号名县。”熙宁五年 (1072) 改为光化县。②1928年置,属新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高平郡高平县 (今河南商城县东)。陈称为建州。隋开皇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安遂县 (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罗定及广西岑溪等三县市部分地。贞
在今福建宁德市东北二十五里。明嘉靖 《福宁州志》 卷2 《山川》 宁德县: 骝山 “在六都,形如骅骝,故名”。
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为豫章郡治。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朝陈移治今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隋改名豫章县。唐宝应元年 (762) 又改名钟陵县,贞元中复名南昌县,为洪州治。治所即今南昌市。五代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久庆乡境。《明史·朱燮元传》: 天启三年 (1623),讨奢崇明叛军,“乃尽掣诸军会长宁,连破麻塘坎、观音庵、青山崖、天蓬洞诸砦”。即此。
一名东义州河。在今湖北麻城市东。《方舆纪要》卷76麻城市“义井河”条下:“义州河亦在县东百里。《通志》:后周以史宁为东义州刺史,盖治此。有故城去县八十里。河因以名,下流达于巴河。”
即今山东长岛县北渤海湾中庙岛群岛之砣矶岛、大钦岛。历来是山东至辽东的海上重要通道。《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今长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今隍城岛)三百里。”即今山东省长岛县北渤
又名仙台山。即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十里。《清一统志·永平府一》:仙人台山“绝壁万仞,上凌霄汉,其台崇广”。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沙市镇。明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青阳县西部、九华河东岸。面积15.2平方千米。人口 5000。镇人民政府驻五溪,人口190。因有龙溪、漂溪、舒溪、双溪、濂溪在此汇流,元代在河上建有三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