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院铺
即今江西赣县东北石院。《明史·地理志》 赣州府赣县:“东北有磨刀寨巡检司,后迁石院铺。”
即今江西赣县东北石院。《明史·地理志》 赣州府赣县:“东北有磨刀寨巡检司,后迁石院铺。”
亦名浦江关。明置,属松潘卫。即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里镇江关乡。《明史·李应祥传》:万历间,番 “遂围蒲江关,砲毁雉堞”。清改名镇江关。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南镇江关乡。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松潘番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之郜河。《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告河“源出杨川岭,流经县治南,又东入新乐县之沙河”。《清一统志·正定府》 作郜河。
即沈岭。在今陕西周至县南。《元和志》卷2盩厔县: 姜维岭 “本名沈岭,在县南五十里。蜀后主延熙二十年,大将军姜维率众出骆谷,经沈岭”。即此。
一作阿勒坦山。又名金山。在我国新疆北部与蒙古国之间。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4:阿尔台山“周数百里。东望喀尔喀,西望准噶尔部,南望乌鲁木齐。连峰杳嶂,盛夏积雪不消。其树多松、桧,其药多野参,兽多貂狐、猞
在今山西大同县东二十七里许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许家庄堡在“府东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万历三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当宣镇两镇之径道,虽近腹里,而地势平旷,嘉靖中尝为寇冲”。
在今贵州普定县北三岔街。《明史·贵州土司传》:崇祯初,总督朱燮元讨水西,“分遣别将林兆鼎从三岔入”。即此。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方舆纪要》 卷110思明州: 逐象山 “在州 (今明江镇) 东。回环甚远,为州屏障”。
在今四川新龙县东拉日马乡北麦科。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墨科土百户。
①北魏孝昌初置,属司州。治所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东魏天平初为阳州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 (618)复置,唐武德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江西省蚕桑综合垦殖场,近永修县界。南浔铁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