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离堆

离堆

①亦作离碓。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伏龙观。《史记·河渠书》: “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西晋刘逵注左思 《蜀都赋》: “ 《地理志》: 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两江,为人开稻田,百姓飨其利。” 皆即此。离堆口为今都江堰枢纽工程渠首之宝瓶口,凿离堆将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使成都平原成为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宋代在离堆建立水则。《宋史·河渠志》: “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待郎堰减水河泄而归于江。”

②一名白鹤山。在今四川苍溪县城东北。清李元《蜀水经》 卷12: “ (苍溪) 县有离堆山,在汉为宕渠塞,一名白鹤山。山腰有来仙洞,形势突兀,塞大江之流,为城北后阵。” 民国 《苍溪县志》 卷2: 白鹤山 “临嘉陵江,直上数百尺,不与众山连属,故曰离堆”。

③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南五十里嘉陵江边。《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离堆岩 “在新政县东,有山曰离堆,凿腹为岩。唐鲜于仲通与弟叔明潜修于此。有颜鲁公摩岩记”。此山海拔416米。唐颜真卿 《离堆记》 摩岩石刻云: “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势缩矗,韵壁峻肃,上峥嵘而下回洑,不与众山相属,是为之离堆……。” 今仅存三十余字。

④亦作离��。 即乌尤山。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三里岷江中。 《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孤山 “即离��山。 离��者, 孤山也。 诂训云: 尔蜀江有离��, 蜀汉亦有离��。 府治孤山当渎江、 沫水孔道。 曰乌尤者,曰面崭立, 乃真��”。


(1)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岷江分流处,即都江堰所在。其地古名观坂,《宋史·河渠志》始称离堆。由于都江堰亦系李冰所筑,故与凿离堆事相混。(2)在今四川省南部县东南。颜真卿《鲜于氏离堆记》:“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不与众山相连属,是谓之离堆。”(3)即今四川省苍溪县东的白鹤山。《大清一统志》:“旧志以此为离堆山。”(4)即“离碓”。


猜你喜欢

  • 白凤溪

    在今湖北宣恩县南。《方舆纪要》卷82高罗安抚司:白凤溪“在司南。源出东门山,流会酉溪,名三江口”。

  • 阎摩那洲国

    或即耶婆提之异译。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指此二岛。见 《大唐西域记》 卷10 “三摩呾吒” 条。

  • 萝摩亭

    一名萝藦亭、萝蘑亭、落漠城。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水经·洞过水注》: “ (涂) 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西南径萝蘑亭南,与蒋谷水合。”《元和志》 卷13太谷县: “萝藦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

  • 万杉寺

    在今江西庐山庆云峰下。唐名庆云院。宋景德中,僧大超手植万杉,故名。清康熙年间重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

  • 西溪镇

    ①北宋置,属海陵县。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西溪村。《宋史·范仲淹传》:天圣中“监泰州西溪盐税”,即此。②北宋置,属钱塘县。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南宋建都临安,拟筑行宫于此,改名留下。③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北

  • 梅林渡

    在今江西吉安市东。清光绪 《吉安府志》卷4庐陵县: “梅林渡在县东三里。”

  • 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明玉珍改置真州。元置,治今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上坝。属播州宣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真州长官司。

  • 杨梅滩

    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杨梅滩在县西北六十里。其水出长汀县,合虎忙岭诸水,滩流险厄。上多杨梅,因名。下流入于文溪。”

  • 林武马站堡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北马站村。

  • 春秋时越邑,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二十八里白杜乡。《国语·越语上》: 勾践之地“东至于鄞”。即此。秦置鄞县。春秋越地。在今浙江省奉化市东北白杜。属会稽郡。春秋勾践之地东至于鄞,即此。秦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