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绛山

绛山

①在今山西绛县西北,与曲沃县接界。《水经·浍水注》: “ (绛) 水出绛山东。” 《方舆纪要》卷41绛县: 绛山 “山出铁,亦名紫金山。……绛水出其谷内”。

②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清一统志·登州府》:绛山 “绛水发源于此”。


猜你喜欢

  • 破虏军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置,治所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信安镇。辖境相当今河北霸州市及文安县地。景德二年 (1005) 改为信安军。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以霸州淤口寨置,治今河北省霸州市东信

  • 孟山

    又名落孟山。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荥经河东。《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落孟山 “在荣经县东十里。前临大江,曰七纵渡,孔明擒孟获之地也”。《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自由山” 条下: “又有孟山亦在县

  • 楼烦关

    在今山西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 隋大业三年 (607),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牙帐,返归时 “入楼烦关”。在今山西省宁武县东北阳方口。《资治通鉴》:隋大业三年(607年),炀帝北巡至突厥启

  • 东头山

    即今广东湛江市南东头山岛。《清一统志·雷州府》:石门港“在遂溪县东三十里。自高州府石城县流入,与吴川县分界,又南至东头山海”。

  • 景亳

    ①又称薄。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太平御览》 卷155引 《帝王世纪》: “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也。”②即北亳。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椒举言于楚子曰:

  • 杜曲

    又名杜固。即今陕西长安县(韦曲镇)东南二十里杜曲镇。《新唐书·杜正伦传》:“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杜甫《曲江》诗:“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少

  • 亶甲城

    传说为商王河亶甲之都城。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南宋王应麟 《通鉴地理通释》 卷4: “亶甲城在西北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

  • 马湖部

    三国蜀汉以来,指居住于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马湖”为中心的少数民族部落。《元史·地理志》 马湖路:“汉唐以下名马湖部。”《明史·四川土司传一》:马湖“有龙马湖,因名焉。唐为羁縻州四,总名马湖部”。

  • 鼎峰山

    在今福建闽清县西。《方舆纪要》 卷96闽清县: 鼎峰山在 “县西二十里。有双岩,梅溪环流其下”。

  • 苏嘉铁路

    自今江苏苏州市经吴江至浙江嘉兴市。长74.4公里。为沪杭、京沪(今沪宁)两条铁路的联络线。1935年动工修筑,1936年建成。1944年被日本拆毁。旧铁路名。自江苏省苏州市至浙江省嘉兴市。经吴江、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