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桥
亦作淝桥。在今安徽寿县北肥水上。《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三月,“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名,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胡三省注: “淝桥,于淝水上为桥也。”
亦作淝桥。在今安徽寿县北肥水上。《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三月,“上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名,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胡三省注: “淝桥,于淝水上为桥也。”
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通肯河上游。面积 3384 平方千米。人口 4.2 万。镇人民政府驻通北,人口1.6万。原名通康、通兴,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
西汉末王莽时改湖陵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南。东汉初复名湖陵县。章帝改为湖陆侯国,封东平王苍子为湖陆侯,后改湖陆县。晋属高平国。南朝宋省。古县名。西汉末改湖陵县置,治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属
在今陕西甘泉县东北三十里。西流入洛河。《寰宇记》卷36甘泉县:“阿伏斤水川在县南二十九里。源出大盘山东南姚崄谷,流入洛水。阿伏斤者,夷虏名也。”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宋史·太宗纪二》:淳化五年(994),李顺张余部攻夔州,“峡路都大巡检白继赟,夔州巡检使解守颙大败其众于西津口”。即此。《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奉节县:“西津口在府西, 或曰长江渡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
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清一统志·泸州》:龙挂山“在合江县西南五十里。古纯州地。岩峦崒嵂,林壑清幽,每见龙挂其上,云日映耀,鳞爪宛然”。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铁峰。《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 铁嶂山 “在县西。石壁峭拔,势若屏嶂。山之西产铁矿”。《清一统志·汀州府》谓铁嶂山 “在上杭县东南,接永定县界”。
清雍正九年 (1731) 建,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推河西岸。龚之鑰 《后出塞录》: “推河昔为元氏苑囿,其地甚煖,土性宜于耕种,今建城设戍,且以刺配之徒,入伍开垦,每岁收获颇丰。”
在今辽宁辽阳市内。《清一统志·奉天府》: 慈航寺 “在辽阳州太子河北。本朝天聪十年征高丽,驻跸于此”。
清顺治十三年 (1656) 置,属天津镇,设都司驻防。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五里大蒲河镇。为海防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