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川溪
即今四川夹江县西雅川溪。《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至川溪“在县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山麓,流入县界,合青衣水而注大江”。
即今四川夹江县西雅川溪。《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至川溪“在县西三十五里。源出峨眉山麓,流入县界,合青衣水而注大江”。
唐置,治所在武峨县 (今越南北太省太原东北武崖)。天宝元年 (742) 改为武峨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武峨州。辖境相当今越南北太省南部地。后废。唐置,治武峨县(今越南太原省太原东北武崖)。辖境相
1913年降昌图府置,属奉天洮昌道。治所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民国 《昌图县志》 卷4: “昌图者,俗名榆树城,蒙古之长突额尔克也。”“长突额尔克” 又作 “昌图额尔克” 蒙古语意为绿色草原。县乃取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九龙溪上。《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九龙潭“在县西。即龙溪之滩也,曰长龙、曰安龙、曰伤龙、曰马龙、曰悟龙、曰五白龙、曰兴龙、曰暮龙、曰下长龙,乃溪水最险处。未至长龙,有铁石矶,从清流
即今四川新都县东南太兴镇。民国 《新都县志》 卷1: 泰兴场 “一名新唐子,明为金安镇,清初名复兴场。在县南二十里”。
在今西藏安多县一带。唐时地居青海交通要道。《新唐书·地理志》鄯州西平郡:“(鹘莽峡)百里至野马驿。经吐蕃屯田,又经乐桥汤,四百里至閤川驿。”即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东陇雀湖。唐入吐蕃驿道经此。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置。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清顺治四年 (1647) 设游击驻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海滨。清顺治四年(1647年)设游击驻此。
一名官烈山。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官烈。《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永福县“高盖山”条下:观猎山“在县东八十里。旧传越王常观猎于此。元末,故总管王翰避地山中,闻元亡自尽,因亦名官烈山”。古山名。又称官烈山。在今
又名小岱峰。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里,东临东平湖。寺庙、殿宇依山而建。山西北陡壁之上有一天然石洞,名 “老虎洞”,高2米,广20平方米。四周古木参天。洞下菩萨庙,为明代始建,清乾隆间重修。庙两旁有 “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据《魏书·太祖纪》 载:天兴元年(398)“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冬十月,起天文殿。……十有二月己丑,帝临天文殿,太尉、司徒进玺绶,百官咸称万
在今江苏常州市长春巷常州宾馆内。清康熙间建。杨兆鲁《遂初堂文集》称:“自抱疴归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历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曰近园。”其后数易主人。经恽氏修葺后,改名静园,亦名恽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