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公泉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甘泉寺中。《舆地纪胜》 卷68引 《皇朝类苑》 云: “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侧,始寇莱公南迁日,题于东楹曰: ‘平仲酌泉经此,’ 回望北阙,黯然而去。未几丁晋公又过之,题于西楹曰谓之 ‘酌泉’,礼佛而去。” 淳熙中,南轩张栻榜曰“莱公泉”。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六十里甘泉寺中。《舆地纪胜》 卷68引 《皇朝类苑》 云: “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侧,始寇莱公南迁日,题于东楹曰: ‘平仲酌泉经此,’ 回望北阙,黯然而去。未几丁晋公又过之,题于西楹曰谓之 ‘酌泉’,礼佛而去。” 淳熙中,南轩张栻榜曰“莱公泉”。
秦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 (一说在今陕西安塞县旧城北八十五里)。《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 “立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即此。俗语讹为高楼城。东汉末废。古县名。秦置,治今陕
唐置,属羁縻筠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亦名丹山、丹神山。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里。《元和志》 卷31: 丹山县 “取界内崇丹山为名”。
明置,属金州卫。即今辽宁庄河市西南后萧家泊子。《明史·地理志》 金州卫: “东北有萧家岛,有关。” 即此。《方舆纪要》 卷37金州卫:萧家岛 “在卫东北百五十里,有萧家岛关,驻兵戍守”。
北魏将毛鸿宾筑,在今陕西耀县西南。
北宋置,属高要县。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明于此置三水县。1945年徙治西南墟(今三水市)。(1)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西部。面积66.9平方千米。人口3470,其中瑶族约1000。是县内瑶族最
一名赊旗镇。即今河南社旗县治社旗镇。清属南阳县,置赊旗店巡司。光绪《南阳县志》 卷3: “夫淯水以东,唐、泌之间赊旗店,亦豫南巨镇也,在县东北九十里。或曰元分旗屯田军主氏佘而讹也。地濒赭水,北走汴、洛
在今河南西华县南。《水经·洧水注》:“洧水又南径长平县故城西。洧水又南分为二水,枝水东出,谓之五梁沟。”《寰宇记》卷10宛丘县:五梁沟“按《图经》云,西南十里。从西华县界洧水出,东流入谷水。古老传云,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交界处。为小绥芬河与俄罗斯境莫河分水岭。《清一统志·吉林一》 “勒富河”条下:“们河在(宁古塔)城东南五百五里,又西曰苏扎哈河,在城东南五百十五里,源俱出苏扎哈窝
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北十里红崖山。《明史·四川土司传二》:天启间,讨奢崇明之乱,“进克其(永宁)城,降贼二万。复进拔红崖、天台诸囤寨,降者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