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越嶲县

越嶲县

①北周天和三年 (568) 置,为严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西昌市。五年 (570) 为西宁州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为嶲州治。大业三年 (607) 为越嶲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嶲州治。天宝元年(742) 为越嶲郡治。至德间没于南诏。贞元间复。咸通二年 (861) 南诏立城为建昌府。

②1914改越嶲厅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即今四川越西县。以越嶲水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西康撤省,属四川省。1959年与普雄县合并,改为越西县。


猜你喜欢

  • 扶乐县

    ①东汉建武十七年(41)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二里扶乐城。章和二年(88)属陈国。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陈州。大业初属淮阳郡。唐贞观元年(627)废。②西晋置,属九真

  • 浏阳水

    湘江支流。亦曰浏水。在今湖南长沙市湘江以东浏阳、长沙二县市境内。《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浏阳水 “在府城北五里。源出大围山,有二源: 曰大溪,曰小溪。合流经浏阳县西,名渭水; 过县前,名浏水。西

  • 三江场

    即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三江镇。清光绪《崇庆州志》卷3:三江口“黑石、羊马、青洋三水汇流处,各市俱全。江中货船甚多。烟火数百家”。

  • 三汊镇

    亦作三义镇。在今江苏淮阴市西三岔。明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东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汊埠,人口3800。因地处三条河流(东河、西河、外河)汇合处,故名。1899年

  • 黄平安抚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黄平府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为黄平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黄平府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

  • 韩愈墓

    在今河南孟州市西十里韩庄村北。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河阳 (今孟州市) 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清一统志·怀庆府》: 韩愈墓 “在孟县西十五里韩家庄。皇浦湜铭”。长庆

  • 黄陂溪

    即今广东兴宁市北之黄陂河。为兴宁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黄陂溪 “在县东。发源德马砦,……入于通海河”。

  • 梧栖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梧栖镇。连横 《台湾通史 ·疆域志》 台湾县: “梧栖在县西,商舶至市之口,亦海隅之一都会也。”

  • 三星湖

    又作三仙湖。清光绪间形成集市。即今湖南省南县西南四十八里三仙湖镇。

  • 碉门百户所

    明置,属荣经。在今四川天全县。《明史·地理志》 荣经县: “又有碉门砦,亦曰和川镇,元置碉门安抚司。洪武五年设碉门百户所于此,其地与天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