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遂平县

遂平县

唐元和十二年 (817) 改吴房县置,属唐州。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长庆元年 (821) 改属蔡州。元至元七年 (1270) 废入汝阳县。大德八年(1304) 复置,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南部。属驻马店市。面积1223平方千米。人口54.3万。辖3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灈阳镇。春秋为房国。战国属楚。楚灵王并其地,封吴王阖闾弟夫概于此,称吴房。西汉置吴房(治今遂平县西南文城村)、灈阳(治今遂平县城)二县,属汝南郡。东汉、三国魏、西晋因之。南朝宋废吴房县。北魏于吴房故城置遂宁县,属襄城郡。北齐废灈阳县入遂宁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复置吴房县(治今遂平县城),属汝南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废吴房县,八年再置。元和十二年(817年)因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平吴元济之乱,收复吴房,改吴房县为遂平县(治今遂平县城),属唐州。《读史方舆纪要》汝宁府遂平县:“元和十二年,李愬攻吴房,克其外城而还。既平吴元济,因改县曰遂平。”长庆元年(821年)属蔡州。南宋废遂平县为吴房镇。金皇统元年(1141年)复置遂平县,属汝南郡。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并入汝阳县,元至元三十年再置遂平县,属汝宁府。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信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地处伏牛山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淮河冲积湖积平原区,汝河、奎旺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芝麻等。矿产有铁、磷、大理石、石灰石、花岗石等。工业有造纸、化工、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京广铁路、107国道、周遂公路经过东部。名胜古迹有嵖岈山、吴房故城遗址、杨台寺遗址、唐岗遗址等。


猜你喜欢

  • 白面村

    在今广西平乐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白面村在府北四十里,接阳朔县界。”

  • 清水源

    亦名马塔儿海子。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廷克木音高毕 (泊) 一带。明金幼孜 《北征录》:永乐八年 (1410),朱棣北征,三月 “二十九日午次清水源,有盐池,盐色或青或白,军士皆采食。三十日驻跸清水

  • 䓫莱主山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 与花莲县交界处。中央山脉北段高峰。海拔3559米。为浊水溪上源䓫莱溪与花莲溪支流木瓜溪上源分水岭。 䓫莱, 泰雅语原义为 “覆雪山头”。

  • 新庄闸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惠济祠天妃口。明永乐中建,为运河入淮之口。后渐淤塞,万历六年(1578) 河臣潘季驯拆新庄闸,改建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此闸遂废。

  • 青华洞

    即今云南祥云县南八里青华洞。在青华山下。见 《方舆纪要》 卷117云南县。

  • 黄茅市

    即今江西万载县西黄茅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5: 万载县西 “仙人塘又五里至黄茅”。

  • 太和郡

    隋开皇元年(581)改乌突郡置,治所在太和县(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年(583)废。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乌突郡置,治太和县(今山西临县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县一带。三年废。

  • 东阳峡

    即温泉峡。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与东阳镇之间嘉陵江中。唐陈子昂有《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合州津口别弟至东阳峡步趋不及》诗。

  • 白利寺

    在今四川甘孜县城西二十里雅砻江北岸山腰。始建于清代,为藏传佛教寺院。1936年红军到此,成立博巴政府(“博巴”系藏语,意为藏人),该寺活佛格达被选为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格达被选为西南军政委员

  • 绵 (緜) 曼县

    西汉置,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东汉废。《后汉书·耿纯传》: 建武初,真定王刘扬 “与绵曼贼交通”,遣耿纯以计诛之。李贤注: 绵曼 “故城在今恒州石邑县 (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 西北,俗音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