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口
即邹口。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王彦章攻马家口城,帝自杨刘引军赴救,“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七月, 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 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趋杨刘”。戊午,“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
黄河津渡口。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崇韬趣博州,至马家口渡黄河筑城,梁将王彦章将兵急攻新城,庄宗存勗引军救之,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即此。
即邹口。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黄河渡口。《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王彦章攻马家口城,帝自杨刘引军赴救,“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七月, 丁未,帝引兵循河而南, 彦章等弃邹家口,复趋杨刘”。戊午,“王彦章等闻帝引兵已至邹家口,己未,解杨刘围,走保杨村,唐兵追击之”。
黄河津渡口。在今山东省东阿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崇韬趣博州,至马家口渡黄河筑城,梁将王彦章将兵急攻新城,庄宗存勗引军救之,彦章解围,退保邹家口,即此。
在今江苏泗阳县东。《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马厂坡“在县东黄河南岸。明隆庆四年,大河决于此。万历中,因岗筑堤,以防溃决。《河防考》:马厂坡地势平漫,黄河涨,则从此入淮而淮淤;淮水涨,则从此分入河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洪镇乡 (洪家铺)。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安庆府怀宁县 (今安庆市) 西北有洪家埠。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祠南侧。当唐北都晋阳西南郊。原为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别墅。武德五年(622) 敬德捐别墅建寺,寺成时唐高祖李渊赐额 “十方奉圣禅寺”,习称 “奉圣寺”。
一名难留城山。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七十八里。《后汉书·南蛮传》:“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即此。
魏晋时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寰宇记》 卷3引陆机 《洛阳记》 云: “临商、陵云等八观在宫之西,惟绝顶一观在东,是号曰九观。”魏晋时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内。晋陆机称洛
在今浙江象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青门港 “在县西 (应系 ‘东’ 之误) 爵溪所东南。有山回抱,可以避风”。
三国时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路线之一。《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北新道西行,至东且
即今四川郫县西北安德镇。清雍正《四川通志》卷22下郫县:“安得铺在县西二十五里。”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右岸阿剌尔山地区。后废。
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汉书·地理志》:“铜鞮有上虒亭、下虒聚。”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