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钓鱼城

钓鱼城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南宋淳祐三年 (1243) 于此建城,移合州及石照县治此,成为抗蒙元军政重镇。开庆元年 (1259),蒙古宪宗蒙哥亲率大军十万围攻山城,终因受伤身亡。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安抚使王立以城降,城遂毁。清嘉庆、咸丰间,为抗拒白莲教和李永和义军,在旧址重建。今遗址尚存。


在重庆市合川市区东5千米钓鱼山上。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余玠,为抗击蒙古兵,采纳冉琎、冉璞兄弟之谋在今重庆合川市东钓鱼山上而筑。王坚、张珏等与川中其他据点相呼应,坚守该城36年之久。开庆元年(1259年)蒙哥大汗亲率10万大军进攻,王坚固守力战,并以土炮毙蒙军前锋汪德臣,蒙哥也受重伤,死于军中(一说在城下病死)。后蒙古军北撤,钓鱼城解围。城距嘉陵江400米,城周围20余千米,现仍保存内城、外城、一字城城墙和七座城门,有水师码头、阅兵场、指挥台、皇城、炮台等遗址。忠义祠和护国寺内古迹有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及唐宋时卧佛、千佛岩、皇坟、钓鱼台等。钓鱼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 鱼 城


猜你喜欢

  • 科尔沁左翼前旗

    俗称冰图王旗。后金崇德元年(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

  • 石窟溪

    源出福建武平县西北。南流经广东蕉岭县西,又南经梅州市东三十里,南入梅江。

  • 茶滩砦

    在今湖南古丈县东北。《宋史· 蛮夷一·西南溪洞诸蛮上》: 北宋熙宁五年 (1072),“诏修筑下溪州城,并置砦于茶滩南岸,赐新城名会溪”。

  • 河东屯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东乡。

  • 枣庄

    即今山东枣庄市。原属峄县。附近多煤矿。1946年设枣庄市。1948年将陶庄矿区并入,改设枣庄办事处。1950年撤销枣庄办事处,并入峄县。1960年复改枣庄市,因驻地枣庄为名。

  • 宝顶山

    即宝鼎山。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北三十里。山上有宝顶寺。在重庆市大足县城东北。山上多佛像石刻,风景幽丽。参见“宝顶山摩崖造像”。

  • 渑坂

    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一》: 渑坂 “有南坂、北坂”。

  • 望海墩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最高处。其巅有石柱并列,相传有齐女墓在此。《吴越春秋》 卷4:吴王太子娶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并曰: “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 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

  • 岔溪

    即今四川城口县西北沿河乡(岔溪河场)。《明史·张令传》:崇祯十三年(1640)二月,“大败(张献忠义军)玛瑙山,走岔溪,千江河,令复与副将方国安大破之”。即此。

  • 榆阳城

    即轑阳之讹。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东北径榆阳城北。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 据 《汉书·昭帝纪》 及 《百官公卿表》,“榆阳” 当是 “轑阳” 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