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镇
金置,属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二十八里阳曲镇。
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东部。面积3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阳曲村,人口 5350。因村位居阳兴河河湾之阳,故名。东汉末曾为阳曲县治。1953年属太原市第三区,同年设阳曲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郊区阳曲公社,1984年复镇。地处太原盆地北部平川区。产玉米、谷子、蔬菜、苹果。特产辣椒、大蒜、胡萝卜。有特种油品、炼铁、轧钢等厂。同蒲铁路、石太高速公路、108国道经此。阳曲村中有慈禧太后西逃驻跸处。
金置,属阳曲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北二十八里阳曲镇。
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东部。面积39.4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阳曲村,人口 5350。因村位居阳兴河河湾之阳,故名。东汉末曾为阳曲县治。1953年属太原市第三区,同年设阳曲乡。1956年改镇,1958年改郊区阳曲公社,1984年复镇。地处太原盆地北部平川区。产玉米、谷子、蔬菜、苹果。特产辣椒、大蒜、胡萝卜。有特种油品、炼铁、轧钢等厂。同蒲铁路、石太高速公路、108国道经此。阳曲村中有慈禧太后西逃驻跸处。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北一百四十里森吉图乡。清于此设千总驻守。
即今山东新泰市东南敖阳。清同治 《泰安县志》 卷3: 嶅阳寨 “即下张寨。在县西南敖山之阳。当金贞祐之变,元初镇国上将军、右副元帅李仪宁太山天胜寨,兼立此寨,保全一方。今其遗迹犹存”。
即今安徽庐江县西柯坦镇。清光绪《庐州府志》 卷3庐江县: 柯家坦镇在 “县西二十五里”。
亦名松冈长官司。清乾隆十八年(1753)置,属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松冈乡。后废。
①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西善桥镇。滨临长江。南朝时为军事交通要地。《宋书·徐羡之传》:元嘉三年 (426),“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县 “新
又作邹。即邾。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①北魏延和元年 (432) 改雍州置,治所在蒲坂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万荣、临猗等市县地。太和中废。东魏天平中复置。北周明帝二年 (558) 改为蒲州。②唐武
在今山东沾化县久山村北。《方舆纪要》卷31沾化县:久山“世传秦始皇集此山以镇海口”。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沾化县北久山村南。相传秦始皇筑城于此以镇海口。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三里。《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 塔尔冈 “在县北三里。又有望城冈在县东五里。嘉靖中县令王朝璲议云,城外四山环绕,塔儿冈、杨通冈、应台山等处尤高平近县,登之可窥城中虚实是也”。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辽州。治所在今山西左权县东南五十里上交漳村。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左权县东南交漳村。属辽州。大业初废入辽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