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潭山

龙潭山

①亦名尼什哈山。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尼什哈山“一名龙潭山。曰尼什哈山者,国语谓小鱼也,山之东北有河出小鱼,山因以名”。海拔388.3米。上有高句丽古城遗址、龙潭、龙凤寺、牌坊等古迹。为吉林城著名游览胜地。今辟为龙潭山公园。

②即今吉林省吉林市东龙潭区龙潭街道办事处。吉舒铁路在此与吉海铁路相联。

③在今安徽宣州市南。《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龙潭山“在县西北百里。下有龙潭, 山谷深邃,与文脊山相连亘,宣、旌错界处也”。

④在今广东从化市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广州府》:龙潭山“下有龙湫,绕出三、四里许,皆石涧清流,分流至县后,溉田数百顷”。


(1)山名。(1)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东北。古称得利山,元末筑山城为得利嬴城,明洪武年间置辽东卫治此。清乾隆时在城内龙潭侧建龙潭寺后改称今名。山体由石英岩组成。最高峰海拔555米。山间多灌木。山麓有玉竹、人参等中药材。南麓为苹果园。“龙潭灵异”为复县(今瓦房店市)八景之一。(2)在吉林省吉林市区东郊、松花江东岸。山体由花岗岩构成,最高点海拔388米。山上有高句丽古军事城堡遗址,周长 2396 米,残存城墙最高处逾10米。林木茂密。今辟为公园。(2)区片名。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南部。属龙潭山乡。泛指龙潭山一带。龙潭山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辟为风景旅游区。


猜你喜欢

  • 登坡格尔吉土司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扎曲及子曲上流。

  • 饶安县

    东汉灵帝改千童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千童镇。《元和志》 卷18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因名。北魏属沧州。隋属渤海郡。唐属沧州,贞观十二年 (638) 移治浮水城(今孟村回族自

  • 羊八井宗

    又称羊井、杨八景、阳八井、羊经宗。治所在羊八井(今西藏当雄县西南羊八井镇)。清《西藏图考》卷4:“羊八井,一作阳巴井。”藏语意为宽阔、广严城。1960年并入当雄县。旁有羊八井曲,东南流入拉萨河。原西藏

  • 雅砻江

    古名若水。亦作鸦砻江、雅龙江,又名打冲河、黑惠江、纳夷江。藏语雅曲。在今四川西部,为金沙江北支流。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从西北向东南流,经四川甘孜、新龙、雅江等县,至攀枝花市东北三堆子注入金沙江。全

  • 东石桥水

    在今陕西华县东。《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与东石桥水会,故沈水也。水南出马岭山,北流径武平城东。石桥水又径郑城东。水有故石梁,《述征记》曰:郑城东西十四里,各有石梁者也。又北径沈阳城北注于渭。”

  • 险渎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台安县东南二十里孙城子村东。《汉书·地理志》 险渎县注: “县以水险,故曰险渎。” 东汉改属辽东属国。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台安县东南孙城子。属辽东郡。东汉

  • 方剑站

    元置,即今湖南东安县(白牙市)东北高溪市。明改为驿。

  • 晏峰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晏峰在 “县 (今兴文镇) 西南五里。峰峦峭拔。唐以名州”。

  • 进流川

    即今山西壶关县治。唐贞观十七年(643)壶关县自高望堡(今县西七里)徙治于此。

  • 洣水

    古名泥水。今湖南湘江支流。《水经·洣水》: “洣水出茶陵县上乡,西北过其县西。” 郦道元注: 洣水 “西北流径茶陵县之南,洣水又屈而过其县西北流注也。《地理志》 谓之泥水者”。《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