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军将军
官名。西晋王国属官。大国领兵千五百人,次国、小国领兵千人。南朝沿置。
官名。西晋王国属官。大国领兵千五百人,次国、小国领兵千人。南朝沿置。
官名,为右校属下的小官吏。《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盆子与茂留军中,属右校卒史刘侠卿,主刍牧牛,号曰牛吏。”
官名合称。指皇太后宫所置卫尉、少府、太仆。汉朝置,随太后宫为号,如“长乐卫尉”、“长信少府”、“长乐太仆”等,位在同号九卿上,无太后则不置。三国魏改汉制,定其位在九卿下,吴、蜀并置。晋复定位在同号卿上
武散官名。明置,武官正三品,升授。武散官名。明置,为正三品升授之阶。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西夏诸王位之一。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
行春,即行县,见“行县”条。
科举制科之一。唐宋设置,属长才类。本为汉代察举的科目。唐于景龙三年(公元709年)诏举,王敬从等二人及第。宋于仁宗时诏举,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七月, 富弼及第; 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张方平
满语官名。汉译为“左副都御史”。
官名。典厩丞。
①帝王宫中执事的女性官员的合称。历代均置。品位名目不一。汉分十四等,顺次名昭仪、婕妤、美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后赵先有十八等,后增至二十四等; 东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