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指挥使

指挥使

官名。唐始置。僖宗时,宦官田令改编左右神策军为五十四都,以神策大将军为诸都指挥使。唐朝、五代,藩镇皆置,为领兵将领。宋朝军下各指挥皆置。西夏元昊建国初于十二监军司内设置,为军职,党项与汉人均可出任。明朝各外卫、京卫、王府护卫及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卫均置,为各卫长官,正三品,与同知、佥事共掌各卫事。遇征战,率其属所命于主帅。多为世袭,兼有流官。羁縻卫指挥使则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凡袭击、升授、优给、优养,报都指挥使司,达所隶都督府,移兵部。清顺治元年(1644)沿明制置锦衣卫,置此官。二年罢。又,清土官中设,武职。置于甘肃、云南,正三品,掌所属土兵事务。袭替隶兵部。受陕甘总督、青海办事大臣及云贵总督管辖。


官名。明代京卫各指挥使司皆有指挥使,正三品,掌领卫兵护卫。王府护卫指挥使司也置指挥使。见《明史·职官五》。

猜你喜欢

  • 防城都督

    官名。北魏末诸州置,负责城防事务,位在长史、司马下。《魏书·李顺传》:“寻假(李裔)平北将军,(定州)防城都督。贼既围城,裔潜引(杜)洛周,州遂陷没。”武官名。北魏孝昌年间始置,为州军府督将之一,专城

  • 乐部尚书

    官名。北魏初期设,《文献通考·职官六》说:“掌伎乐及角使伍伯。”亦即掌奏乐演技之事。

  • 四夷国王

    指边境上少数民族小国的国王。《后汉书·百官志》:“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

  • 都官府

    官署名,即中都官府,泛指京师诸官府。见《后汉书·孝和帝纪·七年四月》注。

  • 向导总统

    官名。见“向导处总统大臣”。

  • 西京都虞候司

    官署名。辽朝掌西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置都虞候等职。

  • 作策

    官名。同“作册”。西周置。史官。《史记·周本纪》: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 病免

    官吏病假超过一定期限而被免职。汉朝高级官员病假一般为三个月,如蒙皇帝恩准可继续带职休养。贵戚重臣病免者,皇帝又赐食俸禄养老。

  • 卑职

    清朝官场用语。为州县官谒见长官时的自称。亦有高于州县官(如知府、道台等)而以此自称者,以示对上级的尊重和自谦。

  • 者线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朝官署名。隶云南行省,治者线 (今泰国清盛)。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因八百媳妇土官之请置。惠宗至正二年(1342),并入八百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