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方略馆

方略馆

官署名。清朝军机处所属之机构。掌修方略。初为特开之馆,乾隆十四年 (1749) ,以金川奏凯,获准开馆,以后遂为常开之馆。馆在隆宗门外咸安宫之左。设总裁无定员,以军机大臣兼充。下有提调,满、汉各二人; 收掌,满、汉各二人; 纂修,满三人、汉六人; 其中除由翰林院咨送一名汉纂修外,其余由军机章京兼充。又有校对、供事等人员,无定额,于内阁中书、六部司员内传取。除纂修各种方略、纪略外,还负责纂修奉旨交辑的其他书籍。军机处之档案全部存储于本馆大库。军机处的录副奏折也多由本馆抄录。


清代军机处直辖机构。初非常设,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为纂修《三逆方略》始设方略馆,书成即撤销。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军机大臣张廷玉等奏请纂修《平定金川方略》,批准之后,重开方略馆,书成后并未撤销,遂为常设。凡镇压农民革命、征服少数民族用兵结束后,就将事件中官员的一些报告和皇帝的指示等有关材料纂修成书,记其始末,定名为“方略”或“纪略”,多为夸耀武功与宣扬统治政令。方略馆除纂修上述“方略”、“纪略”外,也编纂皇帝特命纂辑的其他书籍,如《大清一统志》、《西域图志》、《明纪纲目》、《明史本纪》等。方略馆设总裁为主官,由军机大臣兼任,下设提调满、汉各二人,收掌满、汉各二人,纂修满三人、汉六人。除汉纂修一人由翰林院咨送补充外,其余均由军机章京兼充。另设译汉官、校对、供事等,均无定额,分别由吏部、内阁及翰林院、詹事府等衙门调任。方略馆与军机处的关系甚为密切,方略馆纂修方略等书,以军机处档案为基本材料,军机处全部档案均存方略馆库中,方略馆对军机事务也协助办理;军机处档案中的录副奏折,绝大部分由方略馆供事抄录。

猜你喜欢

  • 司度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掌度量器具的标准及制作,正二命。下设司度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左士曹

    官署名。西晋、北魏所置尚书省诸郎曹之一。参见“左士郎”。

  • 右尸逐骨都侯

    匈奴官号,位次骨都候,为领兵武官。见《后汉书·匈奴传》。

  • 司御

    官名。战国秦置。掌管车辆。《睡虎地秦墓竹简·传食律》: “上造以下到官佐、史母(无)爵者,及卜、 史、 司御、 寺、 府, 䊪(糲)米一斗, 有采(菜)羹,盐廿二分升二。”

  • 公衙

    衙门、官署。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近代通谓府廷为公衙,公衙即古之公朝也。字本作牙。”

  • 正公

    1、上公。《穆天子传》:“乃命正公郊父,受敕宪。”注:“正公,谓三上公。”2、周天子的降称。东周战国末年,周王降号为公,称正公。《后汉书·周嘉传》:“我平王之后,正公玄孙。”注:“《谢承书》曰:其先出

  • 总理回务札萨克郡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之最高首领。乾隆十九年(1754),封吐鲁番伯克为札萨克公,综理回务。后获罪,改封额敏和卓。不久又晋为郡王。其下设协理图撤拉克齐二人,佐理政务。

  • 卫所领运官

    官名。明代漕粮北运,由沿途各卫所官兵任领运官。清仿明制,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八省设卫、所,卫置守备,所置千总,分统运军领运漕粮。清初以屯田分给卫军,罢其杂徭,专司领运。旋改

  • 乐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大胥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教授舞乐及纠正演奏、舞蹈者的错误,下设乐胥下士以

  • 右二护军府副护军

    官名。同“右一护军府副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