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肃政厅

肃政厅

官署名。民国初置,附设于平政院,但独立行使其职务。其职权有三:1、于人民未陈诉之事件,得依《行政诉讼条例》之规定,向平政院提起行政诉讼;2、依《纠弹条例》纠弹行政官吏的违反宪法、行贿受贿、滥用权威、玩视民瘼事件;3、监视平政院裁决之执行。设都司肃政使一人,指挥监督全厅事务;下设肃政使十六人。民国五年裁撤。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八月设置,属平政院,但独立行使职权。设都肃政史一人和肃政史十六人。其职权分为纠弹和行政诉讼两个方面。属于纠弹的是:肃政史对于国务卿、各部总长有违法行为的或官吏有违宪、违法、行贿、受贿、营私舞弊、溺职殃民等行为的,均得弹纠;属于行政诉讼的是:对于人民的陈诉,得依法令向平政院提出行政诉讼,并监视行政院裁决的执行。肃政厅设书记处和总会议。书记处分设记录、文牍、会计、庶务四科由书记官掌理;总会议由全体肃政史组成,以都肃政史为议长,议决重要事项。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六月肃政厅裁撤。

猜你喜欢

  • 南诸侯率

    西周晚期所称南方诸侯的伯长。《驹父盨铭》: “南仲邦父命驹父即南诸侯率高父,见南淮夷。”

  • 北护卫司徒

    官名。辽置,见“北护卫府”。

  • 太子虎贲督

    官名。三国魏置,六品,掌东宫宿卫。官名,三国魏置,掌东宫宿卫。

  • 麻普

    即“马步”。官名。辽置,为石烈夷离董(大部族)或石烈令稳(小部族)的副职,属北面部族官。《辽史·国语解》说:“麻普即麻都不,县官之副也。初名达刺干。”参见“石烈”。

  • 右弼

    官名。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置。太子拓跋焘监国,以重臣崔浩等出任。坐西厢东面,与左辅同掌百僚。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中书令置,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旧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亦置,崇祯

  • 浙东道宣慰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隶江浙行省。置司庆元路(今浙江宁波),领庆元、衢州、婺州、温州、台州、处州、绍兴七路,军民政务辖境包括今浙江省大部分地区。设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经历各一员。

  • 翰林院掌院学士

    官名。清朝翰林院长官。总领侍读学士以下翰林官,掌国史笔翰,备左右顾问。顺治元年(1644)设。汉一人,正三品,兼礼部侍郎衔。十五年,定为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1370)升从二品。乾隆五十八年(179

  • 参政员

    国民参政会的成员,由国民党政府遴选。见“国民参政会”。

  • 第一酋长

    官名。北魏置。《刘懿墓志》:“赵家口大将军府骑兵参军,第一酋长。”(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九四)一说即“第一领民酋长”的省称。

  • 粮长

    明朝乡间掌税粮征收之人。洪武四年(1371)始设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二省)、浙江、江西等地,后向全国推广。大率以万石左右的税粮区为单位,择田粮多者充任。初为大户承充的优差,可以凭借职权欺压乡里,中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