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文书名。①指下言于上之文书。始见于汉。三国沿制,除言密事得皂囊盛外,余皆启封。唐朝定为以下达上之制,上于天子。宋朝以后渐成重大吉庆祥瑞及称谢恩典的专门上书。逢正月皇帝不受朝及喜庆祥瑞之事或群臣奉上尊号、请行大礼时,宰相率文武群臣或连同内诸司使、三班、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等,到东上閤门上之。平日西京留守司官,每五日一上,问皇帝起居; 皇帝出巡时,东京留守司官每五日上之,问候起居。群臣迁官改秩、致仕、荫子及新科进士考中传胪 (殿试后宣读皇帝诏命唱名叫传胪,其制始于宋代) 后,皆上而称谢。明清沿前制,凡元旦、冬至、万寿圣节 (皇帝生日) 及登极等重大庆典,王公百官与在外高级官员均上表庆贺,其式由内阁拟定,交礼部颁发。清朝初用满、蒙、汉三体文字,后专用汉文,唯驻防满官用满文。四六骈体,历历相沿,稍易字句而已。正、副两份,正本卷而不折,副本叠为折状,储于表匣,以黄绫包裹。仪后送内阁存贮。② 明清各藩属国遣使朝贡时致皇帝的国书。其质有金叶、蒲叶及纸等多种。

猜你喜欢

  • 宿直都监

    官名。辽置,见“宿直司”。

  • 京报

    见“阁抄”。

  • 掌囚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掌囚下士十二人,掌拘囚罪犯。北周依《周礼》置掌囚中士,正二命;掌囚下士,正一命。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

  • 关候

    官名。即关尹的属下“侯人”,负责整治道路及迎送宾客。《周礼·夏官·候人》:“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候人,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及归,送之于竟。”方治:指其方有因国事而来的人。竟:同境。《

  • 曲豆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长秋寺中山署。

  • 老寿将军

    官名。北魏置。授予沙门。《魏书·释老志》: “帝后幸广宗,有沙门昙证,年且百岁,邀见于路,奉致果物,帝敬其年老志力不衰,亦加以老寿将军号。”

  • 太仓署令丞

    官名。秦汉有太仓令及丞,北齐始置太仓署,亦以令丞为正副主官,属司农寺。隋沿置,置令二人,属官有米廪四人,谷仓督四人,盐仓督二人。唐制,太仓署令三人,掌谷物廪藏,丞二人,属官有府、史,监事。

  • 馆阁

    ①官署名合称。宋初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号称三馆,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总为崇文院。端拱元年(988),于崇文院中堂建秘阁,与三馆合称馆阁。掌收藏图籍、修国史及编校书籍之事。置昭文馆、集贤

  • 王府典簿

    官名。明置,为王府长史的属官,员额一人,秩正九品。

  • 哈思呼额尔吉爱叶拉喇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左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