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

南方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黎、水、仫佬、毛难、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皆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故称。节日期间,壮族行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相互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传说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而举行,故又有“歌仙节”之称。侗族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等文体活动,以抢花炮最具特色,故又称“花炮节”。布依族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日内互不往来。瑶族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不唱情歌。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相传为了纪念谷米来之不易。今壮族、畲族以三月三为传统民族节。

猜你喜欢

  • 狼山

    蒙古语称哈那林乌拉山,意为“黑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属阴山山脉西端。长约280公里,宽约30—60公里,面积约7990平方公里。呈弧形环抱于后套平原之北,沿河套北面蜿蜒向东延伸,经潮格、临河、五原直至

  • 金世宗

    见“完颜雍”(1147页)。

  • 伯克年班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定期进京朝觐制度。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六品以上各城伯克分3班轮年入觐。八月中旬出发,十二月抵京。每班约40人为限。二十八年(1763),以入觐人数过多,定分4班轮年入觐,停

  • 落恐甸长官司

    明清哈尼土司之一。明洪武(1368—1398)中置。因治所置于落恐(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故名,辖区东至瓦渣乡界50里,南至左能乡界5里,西至思陀乡界30里,北至元江直隶州界15里,其地今属云南红河哈

  • 鲜于修礼

    ? —526北魏末各族大起义首领之一。敕勒(丁零)人。原为北镇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边民。孝昌元年(525)六月,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受挫后,降魏的20余万六镇义军分散于冀、安、瀛等州就食

  • 溥仁寺

    黄帽派喇嘛庙。俗称“前寺”。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朝政府为庆祝玄烨60寿辰,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形制仿汉式寺庙。额以汉、满、蒙三体文字书写,内有天王殿3楹。正殿7楹,

  • 莎拉齐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县长韩绍祖、参事望月稔修,张树培总纂。铅印,4册,16卷,约20万字。卷1舆地;卷2建置;卷3胜迹;卷4民族;卷5职宦;卷6政治;卷7法田;卷8产业;卷9社会事业;卷10经济

  • 苏喇章京

    散官名。满语音译。“苏喇”意为“松散”,“章京”为“办事官员”。清代八旗内散骑郎等的满语称谓。①下五旗王府所置的散骑郎。顺治八年(1651)定,亲王。各设散骑郎4人,一等护卫6人等。雍正四年(1726

  • 居京师八回爵

    清中叶受命居住北京之维吾尔族王公总称。或简称“居京回爵”。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统一西北地区后,分别授乌什伯克霍集斯、和田伯克和什克、叶尔羌(今莎车)喀喇玛特系和卓额色尹、图尔都、玛木特、帕

  • 察喀喇

    ?—1636后金将领。满洲镶白旗人。郭络罗氏。天聪三年(1629),从太宗皇太极征明,取遵化,进抵燕京(今北京)。四年,署固山额真,与范文程率蒙古军守遵化。因明兵复滦州,贝勒阿敏等谋弃诸城,令其弃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