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勒布勒
萨满教宗教观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根子”、“图腾”之意。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等地。此地鄂温克人每个氏族都以某一物体作为本氏族的标记,一般是鹰、天鹅等飞鸟,个别的是兽或山。各氏族的人对本氏族的标记物非常崇敬,绝对禁止捕杀或损坏,如见其他氏族人杀害或损坏,即表示不满。青年男女订婚,媒人到女家时,女方需先问对方是什么氏族,什么嘎勒布勒;萨满给人跳神时,也先问是什么嘎勒布勒,经问答后才向神祷告:某氏族某图腾的谁得了病,请求神保佑,古老的图腾崇拜由是被融入萨满教中。
萨满教宗教观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根子”、“图腾”之意。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等地。此地鄂温克人每个氏族都以某一物体作为本氏族的标记,一般是鹰、天鹅等飞鸟,个别的是兽或山。各氏族的人对本氏族的标记物非常崇敬,绝对禁止捕杀或损坏,如见其他氏族人杀害或损坏,即表示不满。青年男女订婚,媒人到女家时,女方需先问对方是什么氏族,什么嘎勒布勒;萨满给人跳神时,也先问是什么嘎勒布勒,经问答后才向神祷告:某氏族某图腾的谁得了病,请求神保佑,古老的图腾崇拜由是被融入萨满教中。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晃合丹、晃忽坛、晃兀摊、黄忽答等。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第三子抄真斡儿帖该之子晃豁坛后裔组成。原由察剌合、蒙力克(明里)父子率领依附蒙古孛儿只斤部也
西域古国名。一作大宛、破洛那、沛汗、捍、跋贺那、判汗。又谓古渠搜国。位于今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王姓昭武,字阿利柒。都城方千里,兵数千人。地产朱砂、金、铁。农业、园艺业发达
撒拉族民间史诗。产生于清代。流行于青海循化等地。用撒拉语演唱,内容叙述乾隆四十六年(1781)※苏四十三领导的反清起义。全诗对起义的全过程,如:起始缘由,攻打河州,围攻兰州,苦战华林山,直至全部义军壮
?—约1238蒙古国大臣。一名钧。女真族。金末质于蒙古,后事成吉思汗,充必阇赤(令史),主文书事。太祖二十一年(1226),随汗征西夏,围凉州,多有战功。太宗三年(1231),任中书左丞相,佐中书令耶
①中国北方民族名。两宋、辽、金时又有萌古、蒙骨、朦骨、毛褐、盲骨子、毛割石、蒙古里等不同的汉字音译。唐代为室韦之部,称“蒙兀”或“蒙瓦”,居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东南邻黑水靺鞨,西接大室韦,北为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元至正(1341—1368)年间置(一作永乐五年由明玉珍所设宣抚司改置,下辖东流和臈壁峒两蛮夷官司),治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安抚使田驴蹄归附,令袭原职。
河流名。古名濡水,俗称上都河。发源于阴山山脉之独石口外,察哈尔牧场之巴颜屯图古尔山,西北流,至乌兰城,折东北流,过多伦诺尔之东,至闪电河,折东流会哈柳图河,折东南流与宜逊河、容伊玛图河会,河水清碧,流
?—1895清末撒拉族、回族反清起义首领。青海循化(治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平民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比西麦干率众起义,围攻循化城,兵败,被执送兰州杀害。参见“河湟事件”(
339?—349十六国时期后赵第四世皇帝。349年在位。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母为前赵主刘曜女安定公主。初封齐公。以母出尊贵,获宠于石虎,甚得偏爱。建武十四年(348)
壮族地区古行政建制。①宋置,治所在永平寨(今宁明县),属邕州(治所在今南宁市),统辖左江流域诸羁縻州县峒,有忠州(今扶绥地)、冻州(龙州)、万承州(大新)、思陵州(宁明)、左州(崇左)、思诚州(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