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布农语

布农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布农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3万余,居住在关山和玉里等地区海拔5百至3千米之间,包括南投县仁爱、信义乡,花莲县瑞穗、卓溪、玉里、万荣乡,高雄县三民、桃源、茂林乡,台东县海瑞、延平乡等地。分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方言。北部方言分布在中央山脉以西,赛德人住地的西南方,有塔开托罗(takituduh)和塔开巴合(takibakha)两个土语。中部方言分布在中央山脉东斜面,有塔开巴塘(takbanua)和塔开瓦旦(takivatan)两个土语。南部方言分布在中央山脉西斜面,伊斯暴空(ish-bukun)等地。布农语有辅音16个:p、 b、 v、 m、 t、d、 、 l、 n、 t、 s、 ∫、 k、 η、 h、 ʔ。南部方言没有q。北部方言区分ts和∫,南部方言ts只在i元音前出现。h在南部方言为小舌擦音x、 v、 、1在南部方言字尾出现时清化为f、 θ 、、 l有时在字首、字中也清化。有单元音3个:i、 a、 u;有复合元音6个:ia、 iu、ai、 au、 ua、 ui。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布农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前缀有ma-、 ka-、 mu-、 i∫-、min-、 ma-、 a-、 mat-、 ti∫-、tin-、 tun-、 ta4、 kat-、 ki∫-、 kan-、 mi∫-、 tan-、 pi∫-、pan-、 it-、 pa-、 ∫am-、 ∫im-、 ti-、 ta-等。中缀有-in-,插在词干第一个音节开首辅音之后,元音之前。后缀有-an、-að、-un等。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11类。名词有主格、属格、宾格形式;分别在名词前加助词a (主格)、tu (属格)、ma∫(宾格)表示。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指示代词有近、中、远称,格形式。形容词有原级、同等级、比较级、更高级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一般体、完成体、进行体;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份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在主语前,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宾语在动词谓语后面,受动宾一般在主语后面。定语在中心语前面或后面。一般状语通常在谓语前面,施动状语在谓语后面。

猜你喜欢

  • 三哈

    参见“山哈”(118页)。

  • 南必

    元世祖皇后。弘吉剌氏。纳陈孙仙童之女。至元二十年(1283),册为皇后,继察必皇后守大斡耳朵(帐殿)。时世祖年高,相臣常不得见,凡奏疏辄由后转呈,故颇预朝政。生子铁蔑赤。文宗至顺二年(1331),诏累

  • 昭德皇后

    ①金世宗后。上京(今黑龙江阿城)人。先世居海罗伊河(今汤原县境伏尔基河)。女真族,乌林答氏。行军猛安石土黑女。适完颜雍(世宗),治家有方。皇统九年(1149),海陵王弑熙宗篡立,深忌宗室,乃劝完颜雍多

  • 布泉钱

    宇文氏所建北周铜币名。北周初,尚用北魏※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及※永安五铢等。至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七月,更铸布泉之钱,以一当十,与五铢并行。至建德三年(574)六月,五行大布钱铸造后,与其并

  • 完颜沃侧

    ?—1161金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大将※完颜麻吉子。年17年从军,从拔离速击败辽将马五。太祖天辅六年(1122),父死,领其职。从完颜宗望攻宋,追康王于江淮间。师还,驻东平。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

  • 肇丰城

    见“雅尔”(2195页)。

  • 土尔扈特部总传

    书编名。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

  • 金斡耳朵

    见“金帐”(1470页)。

  • 主首

    金、元村社吏役。金代农村中乡置里正,村设主首。300户以上村社设4人,200户以上设3人,50户以上设2人,50户以下设1人,协助里正禁察非法之事。元代农村一般分置乡、都二级,乡设里正,都设主首,负责

  • 朝鲜文

    我国朝鲜族使用的文字。朝鲜文创制以前,朝鲜族曾长期使用汉文,后来又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拼写自己的语言,称为“吏读”。公元15世纪朝鲜开始创制适合自己的语言特点的文字。1444年由世宗李祹主持,在许多学者